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消息稱,將遴選66個“夏納涼”主題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向社會推介;8月4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旅游管理辦公室在京召開2018中國森林旅游節工作協調會,標志著2018中國森林旅游節籌備工作全面鋪開;8月21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知,將對大型游樂設施進行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治理;8月22日,中國鐵路總公司發布消息指出,今年7月和8月共開行直通旅游專列200列,同比增加22列……剛剛過去的8月,全國旅游市場一如暑期的天氣一樣火熱,國民出游熱情持續高漲,各部門關注旅游、支持旅游、參與旅游、發展旅游的熱情穩步提升。
這是一個令人鼓舞、讓人欣喜的現象。這說明,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在全域旅游理念的指引下,全國上下、社會各界、各行各業對于旅游發展的認識更加深入,越來越多的產業領域開始關注旅游、參與旅游、支持旅游、發展旅游。
當前,旅游業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綜合性產業,每一個部門、每一個領域、每一個行業都可以找到與旅游的結合點,都可以在與旅游融合發展中產生新的動能、拓展新的領域、催生新的業態。今后,必然還會有更多行業與旅游相融相盛。在此過程中,筆者認為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要把旅游視為一種理念。旅游不只是一個行業,而是一種轉型發展的理念。旅游是人們滿足了基本生活之后的高層次需要,通常來講,旅游需求的標準會高于慣常生活的標準。各行業與旅游融合發展的過程中,要將旅游化作為一種理念,指導生產和發展,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具體說來,要堅持開放發展理念,各行業可以借助發展旅游,更多向游客開放,向其他領域開放,進而促進產業融合發展;要倡導服務為先理念,各行業可以借助發展旅游,提升服務游客的能力,讓產業發展離人民更近,進而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各行業可以借助發展旅游,美化產業空間環境,打造產業文化環境,進而推進產業綠色轉型。
2、要把旅游看作一個平臺。旅游不僅僅是一個產業,而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平臺,我國每年50多億人次的國內旅游者是一個巨大的消費人群,這一巨大的市場和消費群體也是各行業發展的新平臺。具體說,旅游是宣傳展示各行業成就的新平臺,各產業可以借助發展旅游,更好地總結、梳理、展示發展成績,提高產業知名度,擴大社會影響;旅游是擴大各行業市場規模的新平臺,各產業可以借助發展旅游,拓展產品銷售渠道,提升產品銷售額,擴大市場占有率,進而收獲更大市場效益;旅游是整理深挖各行業發展潛能的新平臺,各行業可以借助發展旅游,重新審視產業資源,拓展資源利用空間,挖掘資源利用潛力,進而實現資源的多次利用。
3、要把旅游當作一股動能。旅游不僅僅是一種潮流,更是一股強大的發展動能。旅游發展可以引入“外來消費”,形成消費經濟鏈,帶動相關產業聚集,進而為各行業發展賦予新的動能。具體來說,旅游是拓展發展空間的新動能,各行業可以借助發展旅游,產生新的業態,拓展發展空間,實現做大做強;旅游是調整產業結構的新動能,各行業可以借助發展旅游,調整單一的產業結構,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產業格局,進而優化產業發展結構;旅游是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各行業可以借助發展旅游,提升發展質量,提升服務水平,進而實現轉型升級。
當前,全球經濟正發生著深刻變化,產業之間的滲透融合日益活躍,正成為產業結構優化和社會生產力進步的重要趨勢。期待更多部門、更多行業、更多領域更加充分地認識旅游的屬性、功能和作用,更加積極地推進與旅游融合發展,切實提升產業融合的廣度、深度和維度,進而推動形成多形式、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