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峽奇石館
長江三峽既是一座天然地質博物館,又是一座天然奇石藝術宮。三峽石石源來自該區古老的前震旦系變質巖、沉積巖和前寒武紀侵入花崗巖。三峽石種類眾多、在形態、色彩、紋理、神韻等方面頗有特色,景致高貴典雅。或狀人類物,惟妙惟肖;或色澤艷麗,自成畫卷;或金光閃閃,令人目眩;或花紋交叉,成為文字……
瑪瑙石的來歷:
古代印度人看到瑪瑙的顏色和美麗的花紋很像馬的腦子,就以為它是由馬腦變成的石頭,所以梵語稱它為“馬腦”。我國漢代以前稱瑪瑙為“瓊”、“赤瓊”、“赤玉”或“瓊瑤”。自佛經傳入中國后,翻譯人員考慮到“馬腦屬玉石類”,于是巧妙地譯成“瑪瑙”。
紅瑪瑙石
瑪瑙是二氧化硅的膠體凝聚物,常有圓形同心絲線狀或平行條帶狀結構。它的硬度超過水晶。這種堅硬、致密細膩、顏色美觀的寶石,是雕琢美術工藝品的上等原料。
瑪瑙的評價與選購因素是顏色、透明度、塊度。
工藝要求是顏色鮮艷、純正,色層厚;表面光潔,透明度高;紋飾均勻、明晰,線性程度好;質地細膩、堅韌;無裂紋或裂紋少;塊度大。紅色和藍色為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