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專家組10年一次的定期檢查確認:葛洲壩水利樞紐閘壩為正常壩。
葛洲壩大壩第二次定期檢查工作從2004年底啟動,經歷了成立專家組、實施各項月檢查且完成15個專題報告、大壩安全評價三個階段。這是葛洲壩水利樞紐安全第二次定期檢查,還將更換大壩運行許可證。三峽通航局技術人員也進入了專家組。
【背景資料】:葛洲壩水利樞紐是長江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壩,是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的組成部分——航運梯級,因壩址處江中原有一個小島葛洲壩而得名。
葛洲壩水利樞紐在長江三峽出口下游2.3公里處,上距三峽樞紐壩址約40公里??紤]三峽電站的調峰將產生的不穩定流,使大壩下游水位每天漲落彎幅很大,從而影響三峽大壩下游航道的通航條件及宜昌港的停泊條件。因此,在進行三峽水利樞紐各種設計方案比較時,選擇位于宜昌上游的葛洲壩壩址修建的調節水庫,削減了三峽大壩以下河道水位日變化幅度,并利用這段河道的落差發電。同時,為興建三峽水利樞紐作實踐準備。
葛洲壩水電站裝機容量271.5萬千瓦,年實際發電量160多億度,累計發電量超過3286億千瓦時,是我國發電量唯一超3000億千瓦時的水電站。2005年葛洲壩船閘通過旅客169萬人次,貨物3541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