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發改委宣布調整峨眉山風景區價格,其中旺季185元/人次,淡季110元/人次,新的門票價格半年之后執行。這意味著峨眉山這一主流風景區的門票漲幅達到了20%。不少景區也在打漲價主意,漲幅都在20%以上。
市內武漢植物園、東湖落雁、馬鞍山森林公園三大景點將在國慶執行新的價格標準。武漢植物園和東湖落雁景區的門票價格將分別由30元/人次和10元/人次,調整為40元/人次和13元/人次。馬鞍山森林公園實行淡旺季價格,每年3月11日至6月10日、9月11日至12月10日為旺季,門票價20元/人次,其他時間為淡季,門票價7元/人次。
武漢大多數景區并未跟風漲價,價格保持平穩。市物價局服務處相關負責人透露,景區漲價需提前半年在物價局“備案”,此后還要經過成本兼審、聽證會等環節,截至目前未接到景點價格上漲的申請。
市旅游促進處相關人士稱,相較于國內主要景點門票過百的現狀,我市僅極地海洋、歡樂谷、瑪雅水公園三家主題公園門票達到百元以上,更有九成公園免費開放,門票整體水平在全國處于中等。
【背景】
國內部分景區漲價情況
山東棗莊臺兒莊古城景區從4月1日起將每張門票100元上調到160元,漲幅60%。
山東蓬萊閣門票5月份從100元漲價到140元,漲幅40%。
揚州瘦西湖風景區將從今年10月10日開始門票漲至120元,比之前淡季60元、旺季90元的價格上漲33%-100%。
廣東三水荷花世界從原來的票價50元/人次調升為60元/人次。
順德長鹿農莊從原來的80元/人次漲價為100元/人次。
扭轉漲價怪圈指望《旅游法》了
景區“三年必漲”似乎成了慣例。今年進入了國家發改委規定的旅游景區票價3年一調整的第二個“三年解禁”期,從年初至此,國內各地的“漲價聲”一直不斷,專家們認為,旅游盈利模式不改,漲價難以杜絕。
武漢春秋國旅總經理齊心看來,這顯示我國大部分景區依舊停留在“門票經濟”階段。旅游六要素中的吃、住、行、游、購、娛,還有許多未激發的增長點。“若一味提高門票收入,抑制了其他旅游收入的市場培育,就會陷入門票不斷喊漲的怪圈”。
湖北大學旅游發展研究院院長馬勇稱,我國旅游景區的門票定價權在地方政府,而景區收益往往與地方財政收入有一定關聯,這使得景區和地方政府都難抑漲價沖動。如果旅游業經營模式不變,短期內很難平易門票價格。
專家們一致建議,需要通過法規,制定專門規劃,防止地方政府過分迷信景區對目的地經濟的作用,將關注點從純粹景區建設轉向整體旅游休閑環境建設。
好消息是,醉快年底出臺的《旅游法》已考慮在列,草案中規定“合理確定景區游客容量”、“遏制部分景區門票漲價過高趨勢”。武大旅行社總經理陳雪嵐表示,“《旅游法》對行業能起到約束作用,但扭轉門票經濟,還是要依靠旅游產品多種模式的開發”。
自駕出行越遠越省
高速假日免費新政一出,不少有車族開始摩拳擦掌。但隨著景區漲價、酒店漲價,自駕游能否真正獲得實惠,還要依路程而異。
喜愛自駕游的張先生算了一筆賬,以一般家用轎車高速路通行費用計算的話,大概是每公里0.5元左右。尤其是對于行駛里程在1000公里以上的自駕游而言,通行費大概能占到總體費用的30%甚至更多。所以,出行的距離越長,省下的成本越多。漢口李先生也表示,如果自駕去西藏,全程9018公里,其中過路費達到3700元,可省去很大一筆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