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至11月1日,2012年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顧問委員會會議在北京召開。一年一度的顧問委員會會議和同時召開的執行委員會會議是國際古遺址理事會醉重要的年度盛會,此次是該會議首次在北京召開。
昨日是會議的醉后一天,出席會議的各國專家參觀了八達嶺長城、故宮、頤和園等文物古跡,對于北京在古遺址保護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表示了肯定。
長城博物館受稱贊
來自美國的與會代表Neil Silberman對設置在八達嶺長城腳下的中國長城博物館表示贊賞,“博物館里的介紹,使游客在游覽之前對于即將參觀的古跡有了概況了解,更有益于人們了解古跡背后的文化歷史。”
對于游客與遺產保護之間的矛盾,也是專家們關注的重點。
來自愛爾蘭的與會代表Peter Cox在參觀長城后,對于中國游客人數與遺產保護之間的問題格外關注。他表示,在他的國家一個3500年前的古墓葬遺址,其年接待人數大約只有3萬人。而在中國,很多遺址的接待數量會達到數百萬,保護難度很大,能夠做到現在的保護狀態已實屬不易。
實施保護工程近200項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崔國民介紹,北京市近五年共投入文物保護專項資金16億元,實施重點文物保護工程近200項。大高玄殿基本完成騰退工作,啟動了乾元閣修繕工程;孔廟國子監十三經與進士題名碑保護展示工程完成并對社會開放;協調東城、西城等區縣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推動火德真君廟、于謙祠等騰退修繕后的文物建筑開放利用工作。北京城城墻遺跡、永定門甕城及箭樓等北京名城標志性歷史建筑景觀修復工程,有關區縣已開始著手前期籌備工作。
自2012年起,北京設立了10億元“文物及歷史文化保護區專項資金”,制定了“百項文物保護修繕計劃”并全面啟動相關工作。
背景
ICOMOS由世界各國文化遺產專業人士組成,是古跡遺址保護和修復領域唯一的國際非政府組織。該組織成員包括有關的建筑師、考古學家、藝術史學者、工程師、歷史學家、市鎮規劃師,借助于這種跨學科的學術交流,他們共同為保護建筑物、古鎮、文化景觀、考古遺址等各種類型的文化遺產完善標準,改進技術。(記者王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