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發布的節假日安排,2012年中秋、國慶兩個假期從9月30日開始至10月7日結束,從而形成8天的長假期。中國旅游研究院日前發布的報告預計,國慶黃金周旅游市場將有較高增長,接待人次約為3.62億,較去年同比增長20%,旅游收入約為180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
業內人士分析,為期8天的黃金假期顯著提高了人們出行安排的時間寬松度與空間跨度,A股中酒店旅游、食品飲料、商貿零售、家電等相關領域公司均有可能因此受益。
旅游人次和收入增兩成
中國旅游研究院的預測報告認為,國慶黃金周旅游市場的總體特點為:國內游平穩增長,出境游大幅上揚,入境游穩中有降。報告預計,今年國慶黃金周旅游人數和收入增長均會超過20%,且均比2008年翻一番多。
得出上述判斷主要基于以下四個方面原因:上半年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0%,而且CPI連續下降,居民實際收入相應提高,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居民的旅游需求;在區域旅游競爭與合作并存的大背景下,主要旅游目的地為黃金周準備了豐富多彩的項目和產品,并通過多樣化的宣傳推廣活動提前預熱了國內消費市場;大部分地區的春夏兩季酷暑和洪澇自然災害不斷,暑期旅游需求受阻,很可能在中秋與國慶兩假連放的八天長假得以集中釋放;國務院8月2日下發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此項政策會讓自駕游車旅費節省近一半,對自駕游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的中國居民出游意愿調查顯示: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有出游意愿的高達87.9%,遠高于去年同期的58.3%。其中,有自駕車出游意愿的占有出游意愿總體的29.5%,這些群體中有50.3%的受訪者表示免收通行費政策是其選擇自駕游的直接因素。
在出境游方面,旅游人次和花費將出現雙高增長。據部分旅游企業反饋的信息,今年出境游人次較去年同期約有30-40%的增長。較長的黃金周假期,加上當前出現的“拼假族”(把公眾假期與職工年假、探親假等連起來使用),使得長線游如前往北美、澳新的旅游需求高速增長,但東南亞常規線路仍是熱點。與此同時,境外旅游目的地不斷加大對中國游客的促銷力度,簽證、免稅、支付、中文接待環境等便利措施的出臺,歐元、英鎊的貶值,后奧運旅游等因素,將進一步拉動中國公民的出境旅游需求。
旅游消費行情明顯
東北證券的研報指出,2012年上半年我國旅游業發展狀況顯示,盡管受到國內經濟趨勢性下滑及世界政治經濟形勢不穩定的影響,上半年我國旅游經濟總體運行仍然平穩,目前支撐旅游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全年的運行形勢還是比較樂觀的。
而且,旅游板塊重點公司中報業績增長良好,《中國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國民旅游休閑綱要》等政策利好預期依舊強烈,這些因素將成為支撐旅游板塊“金九銀十”行情的催化劑。
從子行業情況看,券商分析師們依次看好掌控壟斷景區資源、具有門票提價預期及具備產業鏈拓展經濟模式的景區類子行業,如峨眉山A;具有免稅業務、出境旅游業務的旅游綜合類子行業,如中國國旅;以經濟型酒店經營為主的酒店類子行業未來的發展,如錦江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