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廁所拆除成空地
昨日中午,北大口腔醫院報刊亭附近的人行道上,張女士望著一片六七平米大的空地發呆。
“我中午常去附近小吃街吃飯,偶爾內急時去上個廁所,沒想到廁所沒了”,張女士稱,空地處原是一個流動公廁,不清楚為何消失。
毗鄰的報刊亭攤主介紹,拆除前,流動廁所使用每次收費1元,此外,廁所經營者還兜售電話卡、飲料、小食品等商品,生意不錯,“不過廁所在9月30日被拆除了?!?br>
與此情況類似,中關村一帶的科貿電子城附近,人大東門附近等海淀多個流動廁所近日來扎堆“失蹤”。
經營者稱拆除因虧損
昨日,廁所的管理經營者北京中保潔公司管理人員劉先生稱,流動廁所是經過審批的合法公廁,但由于沒有政府補貼等,廁所清理、運輸等高昂成本使經營入不敷出。劉先生說,盡管沒有小商品經營許可證,但從廁所成立初期,政府等部門特事特辦,允許兜售電話卡等小商品,實現以商養廁,解決市民如廁難。
據介紹,公司共在海淀區設置了170余座流動廁所,多設置在人流密集的商區,車站等,每日廁所使用量在上百人到千人不等。
“十多年來,由于可以搭配兜售一些小商品,使公司經營略有盈余。”劉先生稱,不過,醉近突然接到工商等部門不允許經營小商品的通知,公司只好將廁所一一拆除,“市政市容部門知道拆除一事?!?br>
劉先生介紹,海淀區170余座廁所十一前全部拆除,廁所板材等已運往廢品收購站。
工商稱廁所超范圍經營
昨日,海淀市政市容委環境整治科工作人員表示,170余座廁所被拆除是商戶經營困難,自行拆除的行為。被問及拆除前是否備案、是否考慮搭建新廁所滿足市民需求,該工作人員稱不知情。
海淀工商部門一接線人員介紹,廁所內兜售食品,不僅不衛生,還涉及超范圍經營等問題。針對“為何之前允許流動公廁超范圍經營,現今突然禁止”的問題,海淀工商宣傳部門工作人員未予回復。
昨日,中關村大街一值守城管稱,城管等部門已要求沿街所有商鋪、酒店、商場等向公眾開放廁所。
■ 探訪
市民指流動廁所“變”商鋪
昨日,在科貿電子城人行道旁的報刊亭附近,一處六七平米大小的空地上堆著磚塊、垃圾等。
此前,這里是一處已設置多年的流動公廁。附近多位商販稱,流動公廁設立初期有公廁功能,但近一兩年“公廁變了味兒,不再對外開放,完全成了商鋪,兜售電話卡、食品、飲料等商品。”
在中國人民大學東門附近一處流動公廁,多位商戶、居民稱“只知道一個商鋪近日被拆了,不知道這商鋪原來是個公廁”。
對該說法,中關村大街多位居民及一名值守城管予以證實。
對此,昨日,北京中保潔公司管理人員劉先生否認稱,拆除前,廁所使用功能永遠是第一位的,未發現只做商鋪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