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旅游紀念品開發不足,一直是困擾南京旅游的“短腿”之一。昨天,由市旅游園林局、旅游商品及裝備協會聯合主辦的2012南京旅游商品創意設計大賽正式拉開帷幕。相關部門負責人坦言,舉辦大賽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南京旅游商品的文化內涵,引導更多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旅游商品研發、生產、銷售,打造地方特色品牌。
南京特色旅游紀念品開發究竟應該從哪里入手?記者昨天采訪了業內人士和專家。
“10年前我來南京,給親友捎的就是鹽水鴨和雨花石。這次來南京,總不能再買相同的東西帶回去吧。”日前,甘肅游客高先生來寧游玩,臨走前為買什么樣的旅游紀念品犯了難,在不少知名景點的購物商店里,不乏中國結、珍珠項鏈、貝殼掛件等全國各地景點都能見到的“大路貨”,要不就是印著景區風景的廉價小掛飾、小擺設,能“拿得出手”的實在不多。
對此現象,市旅游園林局局長汪振和并不諱言,“南京的特色旅游商品總體市場規模偏小,研發、生產、銷售脫節,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倍糜尾块T的抽樣調查數據也印證了這一問題——去年來寧游客的人均花費構成中,購物開銷僅占26.98%,比全國平均水平低數個百分點,更無法和發達國家40%—60%的平均水平相比。
“旅游紀念品,絕不僅僅是普通的工藝品,而是要注入一個景點或城市獨有的地域特色與文化底蘊。”南京旅游學會會長邢定康說,旅游紀念品的包裝也十分重要,設計要精巧、外形要美觀,容易攜帶,價格也要大眾能接受。比如巴黎的“埃菲爾”鐵塔耳墜、紐約“自由女神”鑰匙扣、阿姆斯特丹的“小風車”、東京的和服娃娃等,都十分討游客喜歡。
“創意”也是一大致勝法寶?!安簧俚胤降穆糜渭o念品都是就地取材,但‘點子’特別妙?!苯K舜天海外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雄杰,先后去過90多個國家。他告訴記者,阿根廷有大冰川,當地人就把冰川融化后的水裝瓶,拿出來賣,很多游客走的時候都要帶上一瓶留做紀念;日本有一個小島,沒有什么特產,可當地人找來能工巧匠,選取島上的石頭進行加工,雕刻上精致的圖案后售賣,同樣熱銷。
實用性也很重要,不能買回去就束之高閣,一定要用得著。就拿南京的“城市文化名片”之一云錦來說,近年來也“試水”開發旅游產品,如手提包、錢包、領帶、圍巾等。去年,南京云錦博物館接待了70多萬名游客,產品銷量很不錯。“但這塊市場開發得還不夠,很多人買來是送禮的,敢把云錦穿在身上的還真不多。如何讓云錦走下‘舞臺’,不僅是作為禮服,而是作為人們的日常穿著,如何更多加入時尚元素,讓80后、90后也愿意掏腰包購買……這些都是我們還在探索的問題?!蹦暇┰棋\博物館館長張玉英說。 (李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