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做活“賞花游”的武漢,終于端出了賞花“大盤菜”。昨晚,武漢公布首個賞花經濟專項規劃,今起公開征求社會意見。
該規劃稱,武漢將重點開發櫻花、梅花、荷花、桂花和杜鵑花5大品種,到2015年武漢賞花游人數達到2000萬人次,賞花游綜合收入達到100億元。到2020年,則分別達到3000萬人次和200億元。
據介紹,武漢目前已形成月月有花、季季有游的賞花游格局,每年舉行的各類賞花會節達10余種,賞花游游客爆發增長。近三年,到武漢賞花的游客每年以約30%的速度遞增,2011年超過500萬人次。異軍突起的武漢賞花游引起了全國的關注。
然而,武漢賞花游已經遭遇嚴重臨瓶,賞花游主要集中于櫻花、梅花等少數品種,時間也大多在春季,景區景點交通擁堵,餐飲、購物、住宿等設施不配套。
根據規劃,武漢市級財政每年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打造“一核(園藝博覽園)、兩園(東湖賞花園、張公堤森林公園)、六區(新城區六大山水田園賞花區),形成月月有花、季季有游的賞花游格局,成為享譽全國的花城和賞花游目的地,及華中醉大的花卉交易中心。
同時,中心城區也將形成四季花開的賞花格局。主要包括培育17大賞花公園,重點裝扮黃浦大街、中山大道、漢街等11條景觀花街;圍繞城市環線和長江大道、武漢大道,打造五環兩軸賞花帶,形成“城在花中、花在城中”的城市花海生態景觀。
市民可登錄武漢農業信息網www.wuhanagri.gov.cn查詢詳細規劃并提出意見,獲獎者作為2015年在漢舉行的國際園林博覽會嘉賓免費賞花。(記者夏永輝、通訊員程慧朋、湯鵬、實習生鄭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