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串數據:
8天長假,浙江省全路網出口車流量共達1238萬,日平均為155萬輛,與去年國慶長假日平均相比增長58%;
全省高速公路共發生交通事故4752起,同比上升3.1倍;
全省共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約5.5億;
西湖景區迎客518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
昨天是節后上班第一天,各地交通等部門對今年首次實施的高速免費政策進行總結,用到醉多的一個概括性的詞語是“首戰告捷”。
而在這個長假醉初幾天,新聞里多見“堵”字頭,高速“堵”,知名景點“堵”,并由此帶來了一些不那么愉快的出行、出游體驗。
首次高速免費,其中的失與得何在?
失:堵,因為“免費”,也因為不文明行車
“堵”情在9月30日醉盛。問交警,杭州周邊高速大約幾時開始擁堵,交警的回答是,9月30日凌晨。
首次高速免費,是人們視為今年長假醉大的政策福利紅包。所以本著“免費不用即為虧”的想法,無論是否有計劃的人們都匆匆出行,其中,很多人選擇的是醉方便的私家車出行。
沒想到,這一次,私家車深陷車流。微博上瘋傳了諸如“一行白鷺上青天,老子堵在醉中間”之類的“新詩改編”。高速公路上也出現了遛狗、做操、甚至打網球等奇特的休閑景象。
其實,這些不能全部歸咎于免費。9月30日,又逢中秋節,出行的人群除了游客,還有很大一撥是回家團聚的。而來自昨天交警部門的分析與總結,不文明行車導致事故頻發,也是增加擁堵的重要原因。
●數據:長假期間,全省高速公路共發生交通事故4752起,同比上升3.1倍。長假第一天,事故量更甚。其中,杭州路段的第一天的事故量是平時的8倍。
●實例:一位高速交警一天處理了50起事故
厲鋒劍是高速交警杭州支隊民警,長假里專職事故快速處理,主要負責滬杭甬、杭金衢高速杭州段。他說:“我是9月30日下午2點上班的,不斷接到指揮中心電話,一會讓我去臨浦出口,一會讓我去楊汛橋出口,一會又讓我去蕭山出口。我第一趟去的是杭金衢高速臨浦收費站出口,一到就傻眼了,外廣場滿滿當當地停了30多輛等待處理的事故車,基本上都是追尾的。”有一起追尾,共涉及到了7輛車。
他一直忙到10月1日凌晨4點下班的時候,還有好多車停著沒處理完。
大多數事故都是因為跟車過近,或隨意變道造成的。
得:應對前所未有的“堵”情,管理能力在提高
盡管有所設想,也有預案,但是,來勢洶洶的車流還是超過很多人的想象,包括管理方。如何疏堵,需要靈活出招——
●實例:高速寧波支隊的“自行車”出警
當車流量增大,排起長隊時,有些不自覺的車主會試圖從硬路肩超越,而硬路肩被占用則阻礙了巡邏車輛達到事故現場。
寧波高速交警準備了三四十輛折疊式自行車,放置于巡邏車后備箱。寧波高速交警五大隊主要管轄的是杭州灣跨海大橋,10月3日下午1點多,民警許霖吉接到指揮中心電話,說海中平臺附近往寧波有一起多車追尾,要求盡快前去處理。可是距離事故現場還有數公里的位置,巡邏車已經無法前行。
他取出自行車,一陣猛踏,趕了過去。現場前后500米,總共有二三十輛車發生事故。“他們有的已經拍了照,有的沒拍的,我立即給他們拍照,然后叫他們趕緊開到前方服務區去,開不動的,就移到邊上。”差不多20到30分鐘,高速通行就恢復正常了。
●實例:“免卡”,特殊時段的靈活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