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世界各地有超過200萬人趕往泰國,接受心臟、整容、牙科手術等各種醫療服務,今年就為泰國“吸金”超過1200億泰銖――泰國成醫療旅游“領頭羊”
在曼谷的康民醫院,一次髖關節置換手術平均需57萬泰銖(合計約18500美元),價格大約只是美國同類手術的一半。對不少美國人而言,去泰國進行一次髖關節置換手術,順便觀光旅游一番,已不失為合理的選擇。
現在,每年有超過200萬人趕往泰國,接受心臟、整容、牙科手術等各種醫療服務,順道領略當地名勝和風土人情。醫療旅游已成為泰國旅游業的特色,預計今年創收將超過1200億泰銖,并將在近年保持兩位數年增長。
泰國已成為世界醫療旅游業的“領頭羊”。近10年來,泰國觀光局與衛生部聯手,試圖將泰國打造成“世界醫療旅游服務中心”。除了游客數量及收入的顯著增長,泰國的醫療水準及服務種類也大幅升級,涌現出數家國際一流的醫療機構。
醫療為旅游辟新路
2008年度,哪個城市僅次于倫敦和紐約,吸引超過1000萬的海外游客,成為全球第3大旅游城市?世界權威調研機構歐睿國際給出了答案:泰國曼谷。光環背后,醫療旅游功不可沒。
隨著發達國家醫療費用的攀升和資源的日益緊缺,不少人選擇醫療旅行,作為治療與旅游兼得的休閑方式。小到牙科治療,大到骨骼關節手術,都能在異國他鄉完成。這催生了過去10年全球醫療旅游業的迅猛發展。據美國市場調查機構RNCOS統計,2000年全球醫療旅游業總產值不足100億美元,到2005年已超過200億美元。
從市場份額看,亞洲是全球醫療旅游的排頭兵。2010年,全球約90%的醫療旅游者將泰國、新加坡、印度選作目的地,其中泰國與新加坡醉受歡迎。但就交通、住宿及醫療費用而言,新加坡都遠高于泰國。因而泰國成為醫療旅游的大熱門。
去年泰國遭遇洪災,全年仍接納1900萬世界各地的游客,較2010年增長20%。其中醫療旅游人數約220萬,有50萬人特地沖著醫療服務而來。人數增長帶動旅游收入,近年來,泰國醫療旅游業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長。目前,泰國旅游業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6%到7%,其中醫療旅游已占0.4%。按泰國衛生部的估算,去年前往泰國接受醫療服務的外國游客共帶來約980億泰銖的收入。5年內,這一領域的創收將突破8000億泰銖。
物美價廉打造高地
隨著醫療旅游政策“落地”,泰國的醫療水平近年來進步明顯。在東南亞,曼谷的康民醫院、三美泰醫院醉早通過美國醫療機構評審聯合會審核,獲得資格證書。該證書是全球醫療服務提供商的“黃金標準”。目前,泰國共計8家醫院獲評該證書,并向外國游客開放。
“許多曼谷的醫院已達到世界醉高水平,和美國相比也不相上下,甚至更勝一籌。”美國薩托利醫療旅游公司總裁斯蒂芬 拉什說。該公司現在每年會將病患送到泰國、土耳其、墨西哥等7個國家接受治療。“無論是治療過程、醫護人員水準和醫療器械,病患都給予了非常好的反饋。”拉什表示。
目前,到泰國享受醫療服務的游客主要來自美國、英國、日本、中東及澳大利亞。曼谷的醫院提供了針對性服務,特設日本專部,還雇傭22個語種的翻譯人員,其中不乏瑞典語、柬埔寨語等較冷門的語言。2006年,時任尼泊爾首相的柯伊拉臘需要醫療服務時,還選擇到泰國康民醫院就診。
為進一步拓展醫療旅游,泰國觀光局制定了下階段的4個具體目標:為長期逗留泰國的外籍人士開設專科門診;推動SPA中心、按摩中心等醫療場所發展;嚴格按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生產泰國草藥及保健品;增加泰國傳統醫術和診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