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北京市衛生監督所獲悉,京城已進入細菌性食物中毒和群體性食物中毒的高發期。
針對此,北京下發緊急通知稱,各餐館一律禁止代加工山野菜,客人若發生食物中毒,餐館須保留剩余食物及病人嘔吐物等。
餐飲單位禁止代加工野菜
昨天,北京市衛生監督所表示,夏秋季氣溫高、雨水多,適宜致病性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是細菌性食物中毒和群體性食物中毒的高發期。
記者獲悉,自7月底以來,北京已連續4周報告超過2000例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瀉病例。
針對此,北京已發出防控食物中毒的緊急通知,特別提出在工地食堂、郊區民俗旅游接待戶、中小餐飲服務單位等嚴防食物中毒。
市衛生監督所表示,根據夏秋季飲食特點,防控食物中毒的重點品種是冷葷食品、鄉間山野菜、街頭夜市燒烤排檔等。
為此,市衛生監督所提出,餐飲單位加工制作的山野菜必須有當地長期食用歷史,禁止為顧客代加工山野菜。
同時,要求各區縣衛生監督機構加強對餐飲經營者使用的食用油、調味品、食用鹽、水產品、畜禽產品、食品添加劑等重點原料的監督檢查。
如遇食物中毒需“保護現場”
目前,北京已建立了食物中毒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如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各區縣衛生監督機構將會及時報告信息。
在此基礎上,市衛生監督所還特別提出,要求餐飲經營者一旦發生可疑食物中毒或食物中毒事件,保護好中毒現場,保留剩余食物和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等。
同時,餐飲經營者還應立即向所在地衛生監督機構報告,協助救治病人,配合衛生監督機構開展調查。對于隱瞞不報或拒不配合調查的餐飲經營者,將依法予以處理。如果餐飲單位被發現存在食物中毒隱患卻不能按要求整改,一律將責令停業整頓。(記者溫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