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延安棗園毛主席舊居。 記者 張一辰 攝
在中國大陸,紅色旅游近年來日益興盛,來自中國國家旅游局統計顯示,分布于中國17個省區市241個革命老區縣,均開展了紅色旅游。其中,陜西延安作為海內外游客紅色游“熱門選項”,2011年,吸金逾百億人民幣。
延安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和中國革命圣地,是全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也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游城市。延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人文旅游資源具有豐富性、至高性、唯一性。全市現存各類歷史文化遺跡9262處,革命遺址445處。
延安市旅游局局長張劍告訴中新網記者,2011年,延安市接待游客2050萬人次,綜合收入110億元人民幣,分別較上年增加43.4%和44.1%,紅色旅游產業發展不斷提速。
近年來,內地紅色旅游體系建設逐步形成,服務質量也有較大提升。各地在實踐中遵循旅游業規律發展紅色旅游,形成偉人蹤跡之旅、紅都之旅、圣地之旅、民族之旅等復合型旅游產品和線路,獲得了海內外游客的青睞。同時也為老區經濟的發展注入動力。
據醉新數據顯示,今年“雙節”期間,延安各主要景區迎來高峰,其中延安革命紀念館接待游客12.3萬人次;黃帝陵景區11.1萬人次;壺口瀑布景區10.3萬人次,僅門票收入800余萬元,旅游綜合收入達到5000萬元。8天內共接待海內外游客278.9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0.1億元,分別較去年“十一”增長13.05%和10.9%。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高亢信天游構成了我記憶中的“延安印象,革命圣地在人們心目中傳遞著一種特殊的精神和文化,除了拍照留念,許多人還選擇在此進行入團、入黨、成人宣誓、廉政宣誓等重要儀式?!眮碜陨轿鞯挠慰透呖〔缡钦f。
張劍表示,以“紅色旅游”為核心的旅游產業發展促進了延安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推動農業、林業、工業與旅游業的有機結合,使紅色旅游景區配套設施、參觀游覽的安全性和舒適度均得到提升,從而增強對海內外游客的吸引力。
中國國家旅游局發布的《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中稱,中國將確立100余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預計到2015年,紅色旅游年出行人數將突破8億人次、;綜合收入有望突破2000億元,年均增長10%;累計新增直接就業50萬人、間接就業2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