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一名文化學者尖銳地指出,“華山捅人事件”也是一部典型的社會管理課的反面教材
“智取華山”上演當代版
法治周末特約記者 賀寶利
來源:CCTV新聞頻道
“為處理捅人問題,董立文單位的領導也過來了,你說董立文還敢亂發微博、隨意接受你們記者采訪嗎?”10月12日,一位當地人士規勸法治周末記者不要采訪“華山捅人事件”時,意外爆出董立文突然“轉院消失”的原因。就在幾天前,董立文一直通過微博與網民互動,不斷抖出被打時“有景區工作人員乃至保安參與”的猛料細節,贏得了網民對當地警方宣布“破案”的不斷“刨根問底”以及媒體的廣泛質疑。
一起治安事件,因網民與媒體的持續關注醉終演化成社會廣為關注的公共事件。事件背后的主角——華山管委會也被推入輿論漩渦。
在不久前召開的“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的記者招待會上,華山旅游集團掌門人霍文軍大談“將原華旅集團公司的管理和服務業務進行拆分,成立管理服務公司”的體制創新。“游客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進一步提高了景區安全保障能力”的說法,言猶在耳。
法治周末記者調查了解到,早在2008年,華山景區內就出現過因兩家經營單位協調不力、導致上千人一度滯留景區的事件。而今年8月底,同樣因為“配合不力”,華山景區管委會所屬的綜合執法大隊40多名人員,與合作伙伴——太華索道公司發生了幾天的對峙。僵持醉終演變成斗毆,導致太華索道發生“一人骨折、六七人受傷”的事件。
華山捅客事件上演“羅生門”
10月2日,華山游客被捅事件發生后,華山景區隨即表態,事件是由兩撥游客斗毆所引發。10月5日下午3時許,華陰市公安局在其官方網站上宣布,案件成功告破,警方認定是倒票農民所為。而受害人董立文回應,上述說法與事實不符。
公安機關“破案”一事立即引來網民及媒體的圍觀,質疑醉終引起公安部高度關注,并發函要求當地警方“回復相關偵破過程”。
“肯定有保安參與。不過聽說是董立文他們先砸售票點,領導才叫了外邊的人,先關掉燈才開始打的。”10月12日中午,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景區擺渡車司機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那天打架現場所有參與拍照、攝像的都遭殃,手機、相機大多被砸搶,背后肯定有人組織。”前述當地人士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法治周末記者實地采訪時被告知:當地電視臺兩名記者在拍攝游客擁堵時,其中一人的相機被砸。孫姓記者之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行兇者中,有人手里拿著喇叭,就是那些景區工作人員通知游客上車的喇叭”。
10月12日夜間,法治周末記者意外得到神秘爆料,這位自稱是景區工作人員的人稱“網帖絕對真實”。
記者登錄有關網站看到,以網名“華陰忍無可人”之名發表于2012年10月11日17:10:14的帖子稱:行兇者劉渭軍、王琪是12(指2012)年初成立的華山景區管委會執法隊招聘的正式隊員,而非官方謊稱的“農民黃牛黨”,景區內員工及商販即可證明。
帖子還稱,現場指使執法隊員打傷游客的是華山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兼汽車公司經理劉新科,幕后的責任人是華山景區管委會主任霍文軍。
這一網帖還公布了“真相”:早在10月2日中午,進山票已賣出近兩萬張,售票處請示能否暫停售票,霍文軍在游客中心大罵提出停售票的職工。10月2日當時走下山的大量游客要求退汽車票,劉新科一開始答應退錢,并從游客手中收回了幾十張票,但請示霍文軍,霍不同意退。劉新科開始與游客沖突并被一些游客推扯,劉稱被打,然后氣急敗壞地叫來了執法隊員,對其附近的游客進行追打,結果董立文夫妻被刀捅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