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位于三峽工程上游西陵峽中的一條小溪流九畹溪接待游客量超過6000人,門票收入達到100萬元,創歷史新高。同在長江三峽黃金旅游線上的巫山大寧河、巴東神農溪、宜昌楊家溪、龍進溪等景區的日接待量也不斷攀升。據重慶、湖北兩省市旅游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三峽兩岸已開發形成的四個景區五條溪河,去年創造的旅游綜合收入已突破5億元。
長江三峽全長193公里,在兩岸群山之中,掩藏著眾多溪流溝壑,風景秀美。巫峽中的大寧河是長江三峽之中首先開發的溪河,大寧河中的小三峽從上世紀90年代開發以來,便受到游人的追捧,2002年接待游客152萬人次,僅門票收入就突破1.5億元。隨著三峽水庫蓄水水位的上升,巫山、巫溪兩縣聯手開發出大寧河全程觀光,小小三峽的絕美風光也得以展現在世人眼前。今年上半年,大寧河游客驟增51%,預示著新的旅游高峰來臨。隨后開發的神農溪風景區,因為尹相杰、于文華的一曲《纖夫的愛》展現出長江三峽土家人特有的民族風情和神農溪的曠世美景,使巴東神農溪從此名播海內外。
2003年,長江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和宜昌環壩旅游集團把目光瞄準西陵峽中的九畹溪、楊家溪和龍進溪。利用九畹溪和楊家溪巨大的落差及九曲回環的激流,成功開發出驚險刺激的九畹溪漂流和楊家溪漂流兩個親水漂流項目,龍進溪這條名不見經傳的小溪溝一經展現,也成為三峽人家風景區的經典景觀。去年,九畹溪接待游客11萬人次,創造了自然水域親水漂流同行業的四個第一,一舉成為名聞天下的“中華第一漂”。
三峽兩岸溪河的旅游開發,帶動周邊三峽移民和當地農民直接融入旅游產業,去年,在四個景區工作和從事服務的農民達到一萬人,直接經濟收入超過5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