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簋街,雖然夜已深,但仍有游客在簋街閑逛。 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黃金周過半,各景區游客接待量不斷刷新紀錄,而與游客數量同比劇增的,除了營業額,還有產生的各類垃圾。在北京著名餐飲街簋街及什剎海景區、香山公園,每日垃圾處理量較平日翻倍增長。
凌晨4時,環衛人員即開始對簋街街道衛生的清掃,但街邊一座座殘羹剩飯堆成的小垃圾山和流淌遍地的油污,使環衛工連續工作3個半小時也無法完成工作。
在后海沿岸和附近多條經營小吃的胡同中,環衛工不得不在擁擠人潮中,不斷撿拾竹簽飯盒等物。在香山公園,峭壁上的塑料袋、樹枝上的香蕉皮成為環衛工們的難題。
為清掃黃金周期間旅游觀光活動產生的大量垃圾,東城區環衛部門增加了簋街地區垃圾轉運車數量,什剎海環衛保潔隊每名工人每日值班12小時,香山公園在原有90名專屬環衛工人的基礎上,又從其他單位額外借調60名環衛工人。
“游客這么多,垃圾多很正常,但只要游客和商家都提高些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別隨地亂扔,我們就能省很多力氣?!焙蠛-h衛工尤思軍的感想,也是大多數環衛工人的愿望。
簋街
餐館亂倒垃圾 簋街凌晨成“臭街”
黃金周期間,簋街的小龍蝦、烤魚等,吸引了眾多游客。從上午11點到凌晨4點,這里只有一個主題:吃。生意興隆的背后,產生的垃圾也劇增。
餐館門前垃圾“成山”
前日上午11時,簋街道路兩側已停滿車輛,餐館人員站在街邊大聲招徠顧客。僅兩個小時后,很多餐館門口擺滿藍色塑料箱,里面裝滿用過的餐具,箱內污油溢出,直接流到了街上。
昨日凌晨3時,簋街道路兩旁的大紅燈籠下,仍有大排檔營業,不少食客正在進餐。一家餐館門前,距離食客桌子不足10米處,堆起狀若小山的垃圾,混雜著一次性餐具、殘羹冷炙的垃圾堆占據了大半個路面,流出的油污臟水淌到了大街上,垃圾堆散發出刺鼻的臭味,路過的行人紛紛掩鼻。
凌晨3時30分許,不少的餐館都將自家當夜產出的垃圾倒在路面上,整條簋街,不足百米就有一個垃圾山,餐館飄出的燒烤味和路面上的垃圾味混雜,氣味令人作嘔。
每天增加10立方垃圾
有的餐館服務員將用過的辣椒和雜物等,直接倒到路面上?!案鲯咦约议T前雪,只要把垃圾從店門前的人行道上掃到路面上,就沒我們事兒了?!币幻麅A倒小龍蝦殼的餐館服務員說。
凌晨4時許,東城區環衛的垃圾車駛來,開始清掃路面上的垃圾。
相比很多餐館往路面倒垃圾,一家餐館是將垃圾放進塑料箱,等著環衛車來直接倒進車內。
“平常,我們一個早上清運大概20來立方垃圾,這幾天,每天早上至少30多立方。”東城區環衛中心一名清運人員介紹,黃金周以前,他們每天不到7點就能清運完簋街上的垃圾,但這幾天,“7點半都不能完事”。為應對黃金周,他們特意加一個車次運送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