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名樓聯合申遺《長沙宣言》在第九屆名樓年會開幕前夕悄然“變臉”,11月2日舉辦的2012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市長論壇暨第九屆名樓年會媒體見面會上,記者拿到的宣言標題已改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樓保護長沙宣言”。
根據紅網此前報道,年會活動組委會曾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會議期間將簽署《中國十大名樓聯合申報聯合國物質文化遺產長沙宣言》,包括岳陽樓在內的國內十大歷史文化名樓將共同申報聯合國物質文化遺產。
此時不見“申遺”,只見“保護”,是否意味著 “十大名樓聯合申遺”計劃流產?
“申遺《長沙宣言》原本是一種倡議,還沒有達到完全統一的意見。”中國文物學會歷史文化名樓保護專業委員會會長鄒律資接受紅網記者采訪時回應,并非“不申遺”了,目前,各項工作正在協調之中。
鄒律資稱,宣言雖然標題改變,但“其實也沒多大區別,申遺也是為了名樓的保護”。他表示,申遺應走政府程序,名樓聯合申遺是一種倡議,也是一種訴求,但十大名樓有的位于地級市、有的位于縣級市,在政府層面上有一個溝通的過程,要達到完全統一的意見需要時間。
在“十大名樓”聯合申遺的消息傳出之后,一度引發了各方爭議,一些網友認為,名樓很多都是新修的,和文化遺產一點邊都不沾。
“有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一定要是古董的,越古越好,實際上世界文化遺產沒有這個標準,而關鍵在技術性、藝術性、原則性和唯一性,我們應當從這幾個方面來衡量此事。”鄒律資表示,大家對申遺的看法并不一致,網上有不同的意見很正常,而這些爭議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民眾和政府更加了解和重視名樓,“名樓的申遺必須要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才能夠有效地進行工作。”
相關鏈接
提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項目,必須符合六項標準中的一項或幾項方可獲批,具體如下:代表人類創造智慧的杰作;在建筑、文物等方面,展現了人類價值觀念在一定時期的重要交流;能為現存或已消失的一項文化傳統提供唯一或獨特的證據;一種建筑物、建筑風格能展示人類歷史重要發展時期;是一種傳承人類具有土地利用或海洋開發的典范,代表了一種或多種文化等相互作用;與具特殊、普遍意義的事件等存在直接或實質的聯系。
十大歷史文化名樓分別為:岳陽樓(岳陽市)、黃鶴樓(武漢市)、滕王閣(南昌市)、鸛雀樓(山西永濟市)、蓬萊閣(山東蓬萊市)、大觀樓(昆明市)、閱江樓(南京市)、天心閣(長沙市)、鐘鼓樓(西安市)、天一閣(寧波市)。(記者 廖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