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這樣形容曼谷:“抬眼看,都是真名牌——廣告;低下頭,全是假名牌——小攤。”如果你曾經到泰國曼谷旅游,對帕蓬夜市上小商販們叫賣的假鱷魚上衣和假勞力士手表一定不會陌生。但是,只有親臨泰國曼谷的這家假冒商品博物館,你才會意識到,絕不是只有小攤上才能見到這些假貨,假貨在泰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早已經無處不在。
這座成立于1989年的假冒商品博物館位于泰國曼谷一座高樓的26層,共展出了4000多樣假冒商品,包括14個大類:衣服、鞋類、表和眼鏡、配件、化妝品和香水、食品和家庭用品、藥物、酒和香煙、版權作品、文具和辦公用品、汽車零件、工具、電氣設備和雜件,可謂是世界上同類博物館中醉大的一個博物館。每周平均有60到100人前來參觀,其中主要是學生。博物館里禁止拍攝特寫鏡頭,酒、香煙、藥品和摩托車這四樣商品禁止拍照。
開辦這家博物館的律師事務所Tileke & Gibbins國際有限公司(TG公司)顧問詹姆斯·伊文思(James Evans)告訴《環球時報》記者,TG公司幫助許多大型國際品牌收繳在泰國的假冒商品,保護其知識產權,也幫助泰國警方和泰國海關查驗繳獲的各種商品,并幫助其訓練如何鑒別商品的真假。博物館中展出的大多數假冒商品正是在歷次搜捕行動中所繳獲的。
展廳并不大,總面積不到100平方米。幾個玻璃柜中,假的安娜蘇香水、假的資生堂護膚品、假勞力士手表在燈光的照耀下,閃著耀眼的光芒。置身其中,記者仿佛走在升級版的帕蓬夜市上。旁邊一整面墻上,掛滿了各種假冒品牌服裝,光是著名品牌“鱷魚”的商標就有好幾種,在運動鞋柜里可以看到幾乎所有著名品牌。記者還看到了市場上并不常見的假陶瓷娃娃玩具和書籍,如果不是旁邊擺著掛有“G”標簽的真貨作對比,從肉眼看,幾乎難辨真假。
除此之外,食品、藥品等專柜也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各種假冒的西藥、中國的中成藥、泰國的中成藥都幾可亂真。伊文思告訴記者,假藥是所有假貨中利潤醉高的。泰國的私營藥店中,約10%到13%的藥品都是假藥。在泰國海關2010年查獲的所有假冒商品中,24%是假藥,其中70%來自中國。許多假藥借由緬甸、柬埔寨運到泰國,直接流入泰國的私營藥店。
相關數據顯示,泰國每年因為假貨而導致的稅收損失高達12億美元。這在泰國似乎已經步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近年來,泰國政府積極打擊假冒商品,繳獲了大量假貨,但伊文思對記者說,這僅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