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則“上海女驢友游西藏途中,因感冒咳嗽去世”的消息,在微博上傳得很廣。西藏是許多人想去旅游的地方,但聽到一個原本很健康的人,只因小小的感冒咳嗽,在短短兩天之內,突然離世,許多人表示“驚到了”。
在西藏等高原地區,一個小小的感冒咳嗽,為什么會這么可怕?去西藏旅游前,我們該做好哪些準備?
旅藏途中,女驢友因感冒離世
這位不幸的女驢友叫金玲,年僅31歲,熱愛背包旅行。兩年前辭職后,開始天南地北地游歷。去年8月,她第一次向高原進發,走過川藏線,并游覽了尼泊爾和印度。
今年8月,她又從上海出發,先去武漢、重慶、甘肅,然后到達新疆。10月7日,在新疆喀什的一家青年旅社,金玲結識了3名驢友,四人結伴闖新藏線,再次向拉薩進發。據同行的驢友說,剛開始,金玲的身體狀況很好,沒有生病的跡象。
10天后,也即10月17日,4人到達西藏扎達縣。金玲身體出現不適,開始咳嗽,咳了一整夜,當時她以為是咽喉炎。
第二天下午,10月18日,咳嗽并沒有好轉,還有點發燒,同行的驢友執意將她送到醫院。配了藥、打了退燒針,醫生建議留院觀察,但金玲感覺好些了,堅持回旅店休息。
10月19日一早,4人再次啟程上路。在車上,金玲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需要不斷吸氧。當車開過普蘭縣一個邊防站后,她暈了過去,口吐白沫。司機趕緊調頭,向邊防站求救。戰士們用有限的醫療資源進行了急救,但金玲醉終沒能救回來。
在高原,一個小小的感冒咳嗽
為什么會這么可怕?
浙醫二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呼吸科專家劉進分析,上海女驢友的去世可能跟呼吸道感染引發心臟衰竭,出現高原性肺水腫有關。
在高原,氧氣濃度低,人處于低氧狀態,人更容易感到累,更需要好的體力。人在旅途,長途跋涉,體能消耗大,抵抗力會減弱,人更容易生病。一旦有咳嗽、咽喉痛等呼吸道感染癥狀,會導致缺氧更嚴重。
劉進主任說,如果在高原環境缺氧、勞累、受涼,或者呼吸道感染時,心臟會跳得特別快或者特別慢,出現心律不齊,心臟負擔加重,嚴重的會導致心臟衰竭。如果把心臟比喻成一個水泵,那肺就像是個池塘,只有把池塘的水輸送到農田里去,才能種好莊稼。肺里的血也是通過心臟輸送到全身。心臟出現衰竭跡象,血就會被“堵”在肺里,這時,肺血管壓增高,肺里的液體跑到肺泡腔,出現肺水腫。而肺泡是人體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的場所,一旦里面充溢了液體,就會影響氧氣和二氧化碳,導致全身更缺氧。
高原性肺水腫非常兇險,慢則兩三天,快則幾小時,可能就會死亡。
劉進主任說,自己年輕時去過西藏,也遇到了感冒、發燒、嘔吐,后來老老實實在醫院住了半個月。
高原肺水腫癥狀有頭痛、胸悶、咳嗽,呼吸困難,平躺著不舒服等。
“嚴重的會有粉紅色泡沫一樣的痰,雙肺濕啰音。”劉進主任提醒,如果吐出來的痰是粉紅色,那一定是高原性肺水腫,要馬上進行治療。
“在高原上受涼、感染后,絕對不能硬撐,必須好好休息。不休息好,高原性肺水腫的概率是很高的。”
高血壓、心血管病人盡量不要上高原
高原地區的風景獨特,確實吸引人。但如果本身患有心肌炎、高血壓、冠心病、心血管疾病的人,在低氧狀態下更容易出現高原性肺水腫,盡量不要上高原。
一個建議是,去西藏之前,醉好查一下血壓,做一個心臟B超,看看血壓、心臟有沒有問題。
去高原前,準備好感冒藥和激素類藥物強地松等。在路上,一旦出現感冒,來不及去醫院,自己帶去的藥會救你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