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練的人群中,一位身穿橘色工作服的環衛工阿姨格外引人注目。手拿掃帚的她,聽到身邊錄音機中傳出的舞曲,很自然地加入舞者的隊伍,隨著音樂翩翩起舞。
這一幕讓前來東錢湖度假的游客張銘感慨不已:“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環衛工跳舞。在其他地方,恐怕很難看到這樣的場景。這位阿姨雖然干的是環衛工作,生活中卻不乏閑適與愜意。東錢湖人,到底有著怎樣的休閑境界?”
了解東錢湖的人知道,“湖泊休閑 幸福水岸”始終是東錢湖人孜孜追求的境界。
2009年10月,東錢湖舉辦首屆中國湖泊休閑節,在國內首次響亮地提出“湖泊休閑”的理念,開啟了中國旅游業湖泊休閑的新時代。2010年,東錢湖在舉辦第二屆中國湖泊休閑節時,提出并發布了《中國休閑湖泊評定標準》。同時,東錢湖還積極倡議并實際參與了《休閑湖泊國際標準》的制定。
東錢湖旅游度假區管委會主任史濟權表示,近年來,東錢湖圍繞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目標,按照“國內一流 國際領先”的標準打造休閑湖泊,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休閑湖泊旅游綜合體建設,注意滿足多元化的旅游消費需求,讓人人共享旅游發展的成果。
天生休閑稟賦
休閑文化與東錢湖之間有著怎樣的淵源?
相傳早在春秋末期,陶朱公范蠡滅吳有功,販陶致富,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攜愛侶西施隱居東錢湖畔,過上了中國傳統文人向往的“隱逸”生活,進退自如,憂樂兩宜。
范蠡成為中國的商圣和財神,創造了東方財富、智慧、事業、愛情“全豐收”的醉佳案例,他與西施的愛情故事成為一段美麗的傳奇。他們的隱逸生活成為后人眼中幸福的代名詞,并給東錢湖留下了隱逸、休閑、幸福的基因。
東錢湖人春采山茶、秋賽龍舟,捕青魚、摸螄螺,民風淳樸,其樂融融。休閑,已成為東錢湖人骨子里揮之不去的生活態度。
東錢湖的休閑特質得天獨厚。湖面面積20平方公里,環湖45公里,八十一嶺環抱,七十二溪流注,三十六村錯落。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東錢湖旁就是福泉山,山水相依,仁者智者自得其樂。
在元代詩人袁士元的眼中,東錢湖比西湖更清更幽,更適合心靈的放逐,他寫道:“盡說西湖足勝游,東湖誰信更清幽?”明代大才子徐文長贊嘆東錢湖的浩淼:“湖平孤嶼出,天闊萬峰來。”而天一閣主人范欽則吟詠東錢湖的悠然:“野寺輕鷗外,人家細雨中。”
進入現代社會,隨著寧波城的崛起,東錢湖與城市毗鄰,卻又若即若離,充滿自然的野趣與從容,成為都市人“偷得浮生半日閑”的理想去處。
自駕客們停車駐馬,進得湖畔,一片令人吃驚的美色撲面而來:湖面上碧波蕩漾,泛著一圈圈雪白的小浪花。湖中漂蕩著幾葉木舟,遠處是層巒無盡的山嶺。這里山繞湖,湖抱山,山的綠倒映在湖水里,把水面也染成了一汪青翠。
這一派湖光山色的景象,特別適合都市人收放身心。郭沫若先生曾以“西子風韻、太湖氣魄”之詞贊譽東錢湖,更增添了東錢湖人打造休閑湖泊的信心。
東錢湖得天獨厚的休閑特質,在這個高速向前奔跑的時代,價值尤顯突出。當無數人在快節奏、高強度的工作中迷失自我時,“深呼吸、慢生活”正成為一種新的時尚,休閑度假也漸漸成為一種剛性需求。
按照旅游業界的標準,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以上,旅游產業將由觀光式的旅游邁向休閑度假式旅游。從2008年起,我國的人均GDP就已突破3000美元,跨過了休閑旅游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