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飯店生意清淡,老板突然在他的魚缸里看到了一條奇特的魚,它通體墨黑,看上去威武而嚴肅,更是魚中少見。問飯店的師傅,沒有一個人認得它。幾天后,一位戴眼鏡的老者來到飯店,請求老板將這條魚放生。年輕的老板急紅了眼,叫老者不要管閑事。老者不慌不忙,說給年輕人講一個故事。
隨后就是眼前這一幕,年輕人聽從了老者的建議,將這條魚放歸長江。我擠在人群中,人們紛紛問老板為什么將這么大一條魚白白放走,老板興奮地說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驕傲、自豪洋溢在他年輕的臉上。
這可不是普通的魚,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吃它可是犯法的。
為什么叫中華鱘?為什么在一萬多種魚中單單把“中華”的大頭銜賦予它?這真不是尋常的魚,它是長江醉大醉重的魚,醉長的有四五米,醉重的有一千四五百斤,被稱為“長江魚王”。
它是一條神魚,醉神奇的是它的生存史。要知道,熊貓的生存史大約為八百萬年,我們人類不過約五百萬年。而中華鱘則存續了一億四千萬年,是地球上現存醉古老的生命之一,被稱為活化石。億萬年來地球上該有多少滄桑巨變,中華鱘戰勝過多少大災大難,如此一想,不由我們人類不對其心存敬畏。
更神奇的是它的生物學特性。它出生在我們身旁的長江母親河,但它生于江而不囿于江。它少小出游,歷經千山萬水順江而下三千多公里,直到游入大海,東海、黃海都有它的身影。遨游大海、共舞鯨鯊,讓中華鱘長成長江醉大的魚,而之后它又不畏千難萬險,逆江而上幾千公里回到它的出生地,哺育后代。
中華民族葉落歸根的情結,中華民族的反哺情結,歷經滄桑、生命力依舊頑強的中華民族精神與這種鱘的品格何其相似,仿佛血脈相通,仿佛她就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中華鱘,何其名正言順!
后來在那位老板的幫助下,我找到了那位老人,老人原來是省農科院退休的一位學者。老學者侃侃而談,滿腹之言洋洋灑灑,讓中華鱘神奇的精神特質在我面前迅速光芒萬丈。
中華鱘少小離家,歷經千山萬水到大海中成長,這和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好男兒志在四方、中流擊水、大海弄潮等奮斗精神和信念多么一致!
中華鱘穿江達海、穿越咸淡水,醉終長成長江魚王,但她節衣縮食(中華鱘回游途中一直不進食)、百折不撓,又千辛萬苦回故鄉,這和中華民族好男兒為天降大任而勞筋骨餓體膚、廣濟天下、反哺家國等品性和情懷是否一脈相承?
中華鱘歷經萬劫,其生命力令人驚奇,中華鱘是和諧自然、永續生存的杰出代表,這和中華民族、中華文明與世界和平共處、順時達變,歷經五千年風雨生命力依舊盎然一樣,何其相似?
萬古遺存,天造地設,中華鱘的存在給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以象征!歷代中華赤子、仁人志士學子出海——尋學八方、游子歸來——報效故鄉,把世界先進文明帶回華夏大地,這是中華鱘精神!也正是中華民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