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轉型、項目提速、特色彰顯、亮點奪目、宣傳聯動、區域合作。圖書館、體育館等都是城市旅游的“吸引物”景區加快項目建設,尋找新突破深入挖掘民俗民族文化性鄉村旅游轉型從“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提速加快旅游項目建設特色抓好鄉村旅游建設亮點創新籌辦第四屆長江三峽國際旅游節傳播擴大客源地宣傳,展開大型旅游推介聯手加強區域旅游合作
日前,在宜昌市旅游局召開的工作會議上記者獲悉,2013年全市旅游預期工作目標是接待國內外游客30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40億元。
據宜昌市旅游局局長柳兵介紹,2013年,將繼續把旅游作為建設現代化特大城市的戰略支柱性產業謀劃、培育,作為建設幸福美好宜昌,提升人民幸福指數的重要舉措來推進,讓旅游成為建設“既大又強、特優特美”現代化特大城市的新引擎。
如今,按照國內外旅游業發展趨勢,城市旅游在現代旅游業發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建設現代化特大城市的進程中,宜昌應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轉變。
首先,謀劃好城市旅游功能配套,如規劃建設中央文化區、特色餐飲街區、游客中心、公園綠地等。其次,包裝一批城市旅游產品,如建設平湖半島文化旅游產業園、鋼琴文化產業園、三峽游輪中心等。這些旅游資源將策劃包裝成旅游產品,納入到城市旅游線路中。
2013年,在推進宜昌三峽旅游度假區創建工作的同時,要加快長江三峽游輪中心、平湖半島、清江畫廊、西陵峽口風景名勝區、大老嶺等一批鄂西圈重點旅游項目以及三峽人家、九畹溪、朝天吼、關公文化旅游城、三峽古鎮等在建續建項目建設。此外,還將編制宜昌智慧旅游規劃,建設智慧旅游示范景區,深入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隨著《宜昌市鄉村旅游發展規劃》的出臺,觀光型鄉村旅游和家業產業旅游將進一步被拓展、深化,民俗民族文化型鄉村旅游也將得到保護性挖掘。
第四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游節是全年旅游工作中的亮點,本屆旅游節主要圍繞創新思路、整合資源、提升品牌、辦出特色等方面進行籌劃。
加強各縣市區的宣傳聯動,赴北京、上海、重慶、廣東、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河北、河南、陜西、山西、山東、成都、貴州、廣西等主要客源地,開展大型旅游推介等系列活動。
加強與武漢、重慶、張家界合作,推廣“武漢(或重慶)—長江三峽—張家界”旅游線路,開發韓國客源市場;繼續實施宜昌三峽旅游景區年卡制度,并通過與荊州、荊門展開合作,擴大三峽旅游年卡發行范圍;加強“一江兩山”區域旅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