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即將到來,與此前國內景區勁刮“漲價風”不同,全國多家景區打起了“降價牌”,作為全國旅游大市的宜昌,也成為此次我省景區降價的主力軍之一(詳見4月24日本報3版報道)。景區門票“逆市打折”,是否能如愿為城市旅游增加人氣,又是否能在醉大程度上為游客們帶來實惠,成為當下市民、游客和網友熱議的話題。景區:利潤不受影響
在此次景區降價潮中,我市共有20家景區不同程度降價,幅度在15%-20%不等,就連三峽人家等國家5A級風景區也紛紛放低姿態,在價格上作出了不小讓步。旅游旺季期間門票價格下調是否會影響景區收入?對此,涉及降價的大部分景區均表示,比照去年“十一”黃金周期間景區降價后的收益額,利潤并未因此受到影響,甚至不降反升。
以三峽人家為例,該景區2012年“十一”小長假期間票價降幅也在15%左右,但受高速公路免費通行、動車開通等系列利好因素驅動,加上降價本身的吸引力,景區游客量同比增幅達57%。
與景區一衣帶水的還有各大旅行社。峽州國旅老總胡時華坦言,盡管景區降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旅行社的利潤空間,但合理的門票降價優惠,對游客、景區和旅行社是多贏的。“票價便宜了,游客得了實惠,更愿意去景區玩,玩的人數量多了,也就填補了降價帶來的利潤空缺。”他分析,通過門票降價,該旅行社“五一”小長假期間預計訂單量同比增加20%左右。市民:希望得到真實惠
降價政策一經推出,得到絕大多數游客、市民和網友的力挺。不少宜昌本地網友紛紛通過網絡轉發這一利好信息,并廣泛號召各地市民網友來宜昌游玩。“在旅游年卡暫時失去‘威力’的情況下,景區便宜一點對我們也是安慰了!”新浪微博網友@脫線貓1987如是調侃。來自黃石的市民尤新果告訴記者,他在旅行社預訂了“五一”期間游玩三峽大壩、三峽人家、清江畫廊等景區的路線,“總價居然比平時還少了近百塊,雖然不多,但很劃算。”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市民和網友對這一措施是否能真正惠民利民,持中立甚至懷疑態度。新浪微博網友@粉嘟嘟的肉肉:“是假降價還是真促銷,還有待考量。”她坦言這是去年全國“十一”期間景區降價風波帶來的“后遺癥”。“我擔心景區打著降價的招牌,實為吸引人氣,存在二次隱性消費什么的。”有相同感受的還有網友@魏曉琳要減肥:“我就是擔心價格一低,人就多,然后服務打折。”
還有人提出,既然門票降價利市利民,那么是否能夠形成常態化,讓人們能夠永久享受這一利好政策?探討:打折可否成常態
對于市民和游客的擔心和期盼,有行業人士表示這種惠民利民的政策應該向著規范化和常態化方向發展。
三峽人家總經理助理溫柏林認為,短期而言門票降價會壓縮利潤空間,但長遠來看有利于調動游客出行的積極性,也有助于鞭策景區提高服務能力和質量,這其實是有利于整個宜昌旅游行業發展的。對此,三峽大壩景區總經理助理鄧立中表示認同。他認為,從整體上看,今年全國旅游行業都呈現出一個周期性的低迷狀態,通過降價等手段帶動行業發展,刺激旅游消費也是無可厚非的。
但也有景區人士坦言,鑒于旅游行業的周期性,去年政府通過高速公路免費等手段刺激旅游消費,刺激了游客出游熱情,這雖然為景區保障了一定利潤空間,但相對一個旅游“火爆年”,成績還不算很理想。因此門票打折是否能成常態,還有待市場考驗。
對此,市物價局相關部門人士表示,景區降價是惠民政策,意在減輕消費者負擔,促進旅游經濟健康發展,需根據市場規律,在實踐中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