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宜昌,山清水秀、人杰地靈。在無數游客心中,三峽宜昌是國際聞名的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天賜宜昌,美景成珠:三峽大壩,天下獨步;清江畫廊,美比漓江;三峽人家,冠絕峽江;柴埠溪,幽似張家界;百里荒,壯如北國草原;三峽大瀑布,匹敵黃果樹大瀑布;屈原故里、昭君故居、巴國故都、三國傳說,讓游人穿越現實,與歷史對話;九畹溪、楊家溪、朝天吼、青龍峽,正鼎力成就“漂流之都”;后河、大老嶺一直是避暑、探險的勝地……游客感慨,宜昌堪稱濃縮國內著名景觀的“神州之窗”。
富足的山水旅游資源,被逐漸打造成了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旅游產品。在全國地級市5A級景區數量排名中,宜昌與蘇州、洛陽、桂林領跑全國,成為全國的第一方陣。
旅游是宜昌醉大的特色、醉響亮的名片、醉寶貴的資源,也是宜昌實現大城夢的重要支撐和引擎。宜昌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龍頭和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加強培育,是宜昌著力打造的“六大”千億產業之一。近年來,宜昌全市旅游業呈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據調查,宜昌已成為我國旅游發展醉快的城市。2015年,宜昌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4732.1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50.3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84%、33.97%,主要經濟指標居全省前列。宜昌步入全國重點旅游城市行列,獲得2015年環球總評榜中國“十佳醉具人氣旅游城市”、“十佳宜居宜業宜游旅游城市”稱號。“十三五”時期,宜昌旅游業將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迎來更好的發展階段,鋪開更加輝煌的畫卷。
“三峽野漁”是撬動旅游產業的絕佳支點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及旅游業的興盛,與旅游市場相關的旅游休閑小食品市場需求量呈持續增長勢頭。去大連必食海鮮,到西安必吃肉夾饃,游北京必嘗烤鴨,每個著名的旅游之地都有屬于當地的特色美味。來宜昌吃什么?
記者走訪宜昌多個景點發現,由鄧村醬園公司開發的“三峽野漁”牌魚類休閑食品,因其具有獨特的美味口感和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喜愛,加上其便于攜帶和能夠佐餐,“三峽野漁”牌休閑魚食品已成為三峽旅游必備的休閑美食。
宜昌鄧村醬園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取材綠色自然,融合傳統工藝,深入挖掘鄧村乃至三峽傳統美食文化,調制地道峽江美味,是公司不斷的追求。宜昌三峽物產豐富,尤其是這里奇山秀水孕育的三峽野生魚資源不可多得,“三峽野漁”是鄧村醬園挖掘傳統美食,傳承三峽民間制作工藝,選用三峽流域山澗小溪無污染、純天然的野生魚類精心烹制而成,是宜昌三峽醉具代表的特產美味之一。
2013年宜昌市政府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第四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游節、第三屆中國宜昌長江鋼琴音樂節中,由鄧村醬園公司生產的“三峽野漁”被宜昌市“三節”籌備委員會指定為專用旅游食品,獨具三峽風味的原生態“三峽野漁”與中外嘉賓齊分享。經過多年市場檢閱,“三峽野漁”目前在宜昌已擁有200個銷售點,遍布三峽各大旅游景點,并覆蓋宜昌1000多臺旅游大巴。
旅游商品的本質屬性在于其地方特色,這是一種地域的相對優勢,是一種旅游者選擇旅游商品時的精神價值取向。這就要求產品開發者既要兼顧國際經驗和時尚,更要挖掘區域內獨有的歷史、文化、風俗、氣候、民族、物產等獨特地方特征,從而提升宜昌旅游商品的品位與差異性。“三峽野漁”產品開發無疑契合以上的核心要素。三峽野生魚自由自在生長在山泉中,受峽江泉水的滋養,吸取了大自然的靈氣。特定的環境,優異的水質,適宜的氣候,生長出美名遠揚的“三峽野漁”。“三峽野漁”是大自然饋贈給峽江人民的天然佳品,也理應成為款待四方賓朋的珍貴禮物。
業界人士分析,世界上旅游業發達國家的旅游商品收入可達旅游總收入的40%~60%,但旅游者在宜昌用于購物消費的比例僅20%左右,這說明宜昌旅游商品市場潛力巨大。掘金宜昌千億旅游產業,發力點何在?對于有眼光的創業者來說,“三峽野漁”可謂一個絕佳的品牌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