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驅車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緩慢行駛,一路上崇山峻嶺,奇峰羅列,怪石嶙峋,倚高山而建的山上人家……這些景物,讓我大開眼界!想象中遠近聞名的三峽人家應該古色古香,建筑宏偉,景色奇麗。
自駕游的旅客必須途中免費換乘大巴到達目的的,大巴繞山而行,路是圍繞懸崖峭壁修建而成,一邊是巍峨陡峭的高山,一邊是山崖,向下望去便是長江,彎彎曲曲,宛若不見頭來不見尾的神龍匍匐在山腳下,悠然自得!
三峽人家修建在山下,我們需乘船到達。站在船上仰望江上兩邊的高山,腦海不禁浮現了千年前李白游三峽寫的一首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此時,我沿著他當年的足跡游三峽,卻聽不到猿聲,也沒看到江上泛舟,耳邊響起的是游輪嗡嗡聲。
船在江邊上緩慢行駛,我倚欄而靠,,吹著涼涼的清風,欣賞沿途風景,頓感心曠神怡!一座座險峻的山峰拔地而起,屹立在江的兩岸。蒼翠欲滴的樹林仿佛給山披上了一件獨天特厚的綠大衣,綠得均勻,所有的山峰仿佛是孿生兄弟,都是一樣的綠,一樣的高,一樣的陡,一樣的險!大自然這位畫家酷愛綠,執筆潑墨,把綠撒向千山萬水。江水兩邊的綠山倒映在江面上,把江水也染上綠色了。江水清而綠,綠得泛藍,抬頭仰望蔚藍的天空,天水一色,交相輝映。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啊!”
下船上岸時,我還在四處張望,心想:三峽人家到底隱藏在哪里?還有走多久才到呢?我轉身向后望時,一塊石碑上赫然刻著“三峽人家風景區”幾個醒目的大字。原來這里并沒有雄偉的建筑物,只是沿著山體修建的一排排的古代的房子。
來到這里別擔心會餓肚子,這里沿路都是賣美食的,素來被家人美贊為好吃佬的我,居然沒有食欲!賞景的好奇心牽引著我一路前行,美食街過了就是一條長廊,在長廊的盡頭,有一個酷似瀑布的河流,河水不斷的傾瀉而下,河床上用石塊鋪了一條路,游人小心翼翼的從上面踏過,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在距河流大概百米遠的正前方,有座高高的石橋。石橋與河流由一條u型山路并接。
我走向了遠處的u型路,那是林蔭小道,繞過石橋后,看見幾個年輕人抬頭望著山體的樹林間指指點點。我也好奇,駐足觀望,原來是一只小猴子在樹上來回跳動,一會兒倒掛金鉤,一會兒靜座枝上,一會兒抓耳撓腮,滿腹狐疑的盯著人們,好一副可愛的樣子,這只小猴的出現給游人增添了幾分樂趣!
這時,悠揚的笛聲不絕入耳,循聲望去,在河里有兩只舟,一舟離岸較近,一身著藍色土家族服裝,頭戴藍色帽子的俊男正忘情的吹著長笛,而另一舟在河中心,上面站著一位紅衣少女,舉著紅傘,一動不動的站在那里若有所思地望著遠方,他們給河床上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來這里玩,也別擔心會被炙熱的太陽暴曬。沿途賞景順著山體前行,一路要么是林蔭小道,要么是搭建的古長廊,斑駁的陽光偶爾投影到游客的身上。這條小道一眼望不到頭,一邊是山,一邊是江,一路上醉多的是賣美食的。
接著乘電梯直達山頂!
站在山頂眺望遠方,“江山如畫”呀!山蒼翠挺拔,巍峨險峻,延綿不絕。水碧波蕩漾,波光粼粼,澄澈如鏡,真是賞心悅目!置身山水中,內心格外安寧-----此時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真是難得的一方凈土!
下山來到八王寨時,只見人頭攢動,喇叭里似乎在介紹什么表演。我迷惑的環顧四周,少許,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循著眾人的目光望向遠處的半山腰,一男子在主持人的介紹下攀爬插滿刀的柱子,那人手腳麻利,三下兩下就爬到柱頂!巾幗不讓須眉,一女士也快速爬到頂上,他們行走在“刀尖”上如履平地!功夫了得呀!
一路上古建筑很多,我走馬觀花,東瞄瞄西瞧瞧,就下山了……于是,原路返回……
三峽人家,這名字聽起來讓人浮想聯翩,其實不過是一些普通的倚山而建的古建筑而已!
這里的特色就是山高水綠天藍人多!
其實出游玩得是一種心情,正如詩中所云: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