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傳統農業鄉鎮,百里洲鎮現有農業資源面積20.7萬畝,洲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無工業污染,氣溫適宜,是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塊不可多得的寶地。近年來,該鎮重點發展棉花、水果、生豬、蔬菜、水產五大農業經濟板塊,初步形成了“上百里洲抓果,下百里洲種棉,低洼湖區搞水產,家家戶戶建庭園”的格局,先后被評為“中國砂梨之鄉”、“湖北省優質棉基地”、“湖北省生態農業基地”。百里洲砂梨先后被評為“中國十大名牌水果”、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湖北名牌產品和中國星火計劃名優產品,并通過國家地理商標注冊認證。2009年全鎮完成農業總產值7.66億元,增長25.6%;招商引資到位資金8228萬元,增長83%;農民人均純收入5980元,增長13%,一座“金島銀碼頭”正脫穎而出。“緣堤深柳繞周遭,百里洲邊景醉饒。山色湖光看四面,楚王臺并庚臺高。”從清代詩人曹以履的《枝江——竹枝詞》中,不難看出百里洲風景得天獨厚。近年來,該鎮深入挖掘自然和人文景觀,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將百里洲作為一個生態旅游圈全面規劃,融入鄂西旅游圈,成為長江中游旅游的一大勝地。
目前,百里洲鎮已規劃出“一圈一縱一橫兩城”和“六個核心區”。“一圈”3.6公里防洪大堤將江心風情盡收眼底;“一縱”主干渠感受“蘆葦蕩”清波葦海;“兩城”劉巷中心集鎮、馮口古鎮夢回明清時代;“六個核心景區”中,精品蔬菜園、萬畝果園、碧野銀花棉區感受現代農業景觀;十里荷花長廊里晝觀荷花、夜賞月色;享垂釣之樂,品農家美食,40公里南河大堤沙灘無際,領略田園牧歌風光。
而隨著今年1月百里洲南河大橋的建成通車,四面環水的千里孤島也有了唯一通往湖南、廣東等地的陸路通道,百里洲長江大橋修建也被納入政府議事日程。隨著交通日益便利,這一江心生態島鎮的旅游經濟開發將如虎添翼,正朝著“宜昌后花園和楚天生態休閑觀光旅游名鎮”目標快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