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是我國重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人類歷史上醉大的水利發電工程,自1994年開始歷經12年建造完成!
三峽大壩在蓄水量非常大,總庫容達到393億立方米,如果決堤會淹沒長江中下游的眾多城市,造成不可估量重大的災害。某些國家看到這一情況后,竟然預謀在與我國開戰先炸三峽大壩的設想,前幾年印度竟然公開叫囂三峽大壩將會成為中國的“戰略武器”!
日本在更是在1993年就研究攻擊三峽大壩的方案。其實在三峽大壩項目論證的時候,各個專家都考慮到這些因素,于是在三峽大壩建造的時候就采用了混凝土重力壩模式,即每一塊壩體都可以依靠自身重量來保證穩定性。
在近三十多年間,我國科學家對大壩壩體進行了無數模擬高強度爆破,結果證明三峽大壩非常穩定,就算是小型核武器轟炸也炸不壞。
我國在三峽周圍部屬多層防護體系,主要武器包括多型地空導彈、各種新型的戰斗機、單兵防空導彈、各型高射炮和高射機槍等,配合相控陣雷達、高空探測雷達和各種電子戰系統,能作到飛行物體的及時鑒別、攔截。
負責保護三峽大壩的防空作戰人員和武器裝備基本以三峽大壩為圓心,從里到外按陸軍防空部隊、空軍防空部隊、空軍航空兵的順序均勻配置,織起了一張密不透風的火力網。其它國家想來炸,先吃幾萬顆子彈再說。
總體來講,三峽大壩從功能設計上講,能夠抗洪澇、抗地震,從戰略上講又有多層軍事防護網,確保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