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學是屬于一類本科大學。三峽大學坐落于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水電之都宜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綜合性大學,湖北省重點建設大學。
三峽大學自1949年開始舉辦全日制大學專科教育,1978年開始舉辦全日制本科教育,1996年開始舉辦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教育,1998年與武漢大學等兄弟院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2000年3月由先后直屬于原水利電力部、能源部、電力工業部、國家電力公司的原國家“211工程”重點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和原湖北三峽學院合并組建更為現名。2013年正式取得博士學位授予權,開始獨立培養博士研究生。
三峽大學教學樓
三峽大學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特高壓獎學基金”設獎院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建設高校、“2011計劃”湖北省級協同創新中心牽頭高校、中國水利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分會副會長單位、第四屆黃河研究會理事單位、 全國就業50強高校、“聯合國學術影響力”組織成員高校。三峽大學具有免試招收港澳學生資格、推薦優秀本科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及承擔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資格。
三峽大學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和原湖北三峽學院于2000年5月25日合并組建的,是國家水利部和湖北省共建大學,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二期)、湖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先后隸屬于水利電力部、能源部、電力工業部、國家電力公司,1996年與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合并組建新的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成為“211工程”建設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原湖北三峽學院是由原宜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宜昌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宜昌職業大學于1996年合并而成。
三峽大學大門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占地面積3000余畝,校舍總建筑面積14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4萬余臺(件),設備總值達5.56億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290余萬冊;共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22293人,博士、碩士研究生4266人,來華留學生1365人;擁有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有13個類別、23個領域碩士專業學位點;設有30個學院,72個本科專業。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5400余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一般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和一般項目、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等重點科研項目630余項,年均科研經費超過2億元;有110余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其中,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6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15項,二等獎35項,三等獎48項;獲省部級社會科學獎勵一等獎4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34項;獲授權發明專利近530余項;公開出版學術專著、譯著、教材600余部,年均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3000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收錄、人大復印資料轉載的論文950余篇;有1000多項技術開發成果被應用于水利電力行業和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