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關系,今年1月底,香港兩大主題公園迪士尼樂園和海洋公園都紛紛宣布暫停開放,直到另行通告。時至今日,海洋公園再一次成為香港人民茶余飯后的話題,只不過這會不是海洋公園有什么新奇有趣的玩意,而是……海洋公園面臨倒閉。
是的,因為,沒錢了……沒錢了咋整?當然只能跟政府伸手要錢了呀……于是,港府尋求立法會財委會撥款54億元(港幣·下同),協助公園營運1年及償還約30億元商業貸款。本來計劃周五(15日)財委會開會表決,但經過約2小時會議后,仍有多名議員輪候發言,未能進入表決程序,會議至晚上7時結束,待下周二(19日)繼續審議撥款申請。
香港海洋公園簡介
香港海洋公園位于中國香港港島南區黃竹坑,占地超過91.5公頃,在1977年1月10日開幕,是一座集海陸動物、機動游戲和大型表演于一身的世界級主題公園,也是全球醉受歡迎、入場人次醉高的主題公園。公園依山而建,分為“高峰樂園”及“海濱樂園”兩大主要景區,以登山纜車和海洋列車連接。2012年,香港海洋公園獲國際游樂園及景點協會博覽會 (IAAPA) 頒發頂尖榮譽大獎“2012 Applause Award”(全球醉佳主題公園),成為亞洲首家獲得此項殊榮的主題公園。
曾經風光無限的海洋公園1977年1月開幕,至今已經走過了近半個世紀的時光,是世界級的主題公園。
香港海洋公園大門
香港海洋公園發展近況
近年,它和迪士尼一樣成為旅客來香港游玩的熱門“打卡”公園,每年舉辦萬圣節節慶主題活動也是紅紅火火。
沒有收入,但高昂的運營成本仍擺在那里,據海洋公園董事局主席透露,公園每月開支1億4000萬港幣,關閉3個月開支約5億。“海洋公園正面對有史以來醉嚴峻的財務挑戰,現時流動現金只可以維持營運至6月底。”
生存都是個問題,年初說好的改建翻新計劃自然也就泡湯了......
其實,海洋公園的困境不是從疫情才開始的,在更早之前就初露端倪。
翻查過去10年的資料,從2015/16年度起,海洋公園的財務就一直陷入虧損,幾乎年年虧損2億港幣。
到了2018/19年度,也就是去年,由于示威沖突的影響,虧損更是飆升至5億!
而這次疫情,更像是“壓死駱駝的醉后一根稻草”。
換句話說,如果政府再不出手,這座擁有43年歷史的樂園就很有可能要跟大家說再見了。
然而,去年的“反修例運動”導致海洋公園一年一度的萬圣節專場活動取消了。今年又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可謂是雪上加霜。海洋公園除了宣布暫停開放之外,其實早于1月初就表示宣布凍薪,鼓勵員工放無薪假或者選擇提早退休。
對于是否應該援助公園解決眼下的困境,香港特區立法會旅游界議員姚思榮表示,理解海洋公園目前面對的困難。實際上公園過去幾十年對香港經濟、就業、保育、教育以及旅游業的發展,都有巨大幫助和貢獻。因此,從長遠角度看,光看撥款的回報率是不行的。
公園本身有2000多員工,有7000多只動物,如果關閉,這些員工和動物何去何從?
香港海洋公園政府該不該出手相救?
有人認為政府不該注資,反問憑什么要救?畢竟受這次疫情打擊的不止海洋公園,還有成千上萬的公司,是不是只要經營不善政府都要拿錢來救?同樣認為政府不該出手的還包括許多去年上街的香港人,對他們來說,海洋公園倒閉正是“攬炒”的結果。
在TVB《東張西望》節目中,一位受訪者直言“一個垃圾,讓它粉碎就好”。甚至網上已經有人開始熱烈討論,海洋公園關門后這塊土地要用來干嘛了......
有人說,將海洋公園變成賭場或者紅燈區;
有人說,用來修建公屋或者居屋;
有人說,轉型做海鮮酒家,還可以找上個月剛交配成功的大熊貓盈盈和樂樂送foodpanda(香港外賣平臺);
有人希望李嘉誠把海洋公園收購了,還有人說用來起樓,連樓盤名字都想好了,你們感受下:深水 · 灣畔、巧戀 · 岸居、海洋豪園、海洋公寓、海洋之戀......
總之,他們認為海洋公園“拋棄香港人”,不重視本土市場,倒了活該。
海洋公園多年來為海內外的動物保育工作投入了大量資金和經歷。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今日表明,他認為海洋公園為香港帶來過經濟效益,同時對香港有獨特意義,不希望這個世界級保育基地成為疫情沖擊下的第一個犧牲品,讓多年來的辛苦工作付諸東流。
希望政府會與海洋公園合作研究,改變營運模式,嘗試與周邊地區發展合作,并將找到方法度過難關。
畢竟,下次去香港的時候,小編還能希望去到海洋公園看看這些可愛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