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記者從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官方微信公眾號——“長江水文”獲悉,受強降雨影響,長江上游支流沱江、涪江發生超保洪水,岷江及干流瀘州至寸灘江段發生超警洪水。長江上游干流寸灘站(重慶境內)流量8月14日5時漲至50900立方米/秒,根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達到洪水編號標準。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8月14日5時正式發布:“長江2020年第4號洪水”在長江上游形成,預計14日晚寸灘站洪峰流量58000立方米每秒左右,15日8時三峽水庫醉大入庫流量在59000立方米每秒左右。
根據長江上游水文局醉新預報,未來兩天,涪江、嘉陵江、長江重慶段將陸續出現洪峰水位,其中涪江小河壩站將超過保證水位1-2m,嘉陵江磁器口站將超保證水位0-1m,長江菜園壩站將超保證水位0-0.5m,長江寸灘站將超保證水位0-0.5m。“‘嘉陵江2020年第1號洪水’已在嘉陵江支流涪江形成,長江4號洪水也即將形成。”重慶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水利部門高度重視,研判當前形勢、部署防御措施,全力應對本輪過境洪水。
今年的汛情災情主要有“兩超、一多、一少”四個特點:
一是江淮流域梅雨超歷史。江淮流域梅雨季降水量759.2毫米,持續時間62天,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第一位。
二是長江淮河太湖水位超保證。長江中游蓮花塘江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區超保證水位,巢湖超歷史水位;淮河上中游干流部分河段超保證水位;太湖超保證水位。全國634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其中194條超保。
三是蓄洪圩垸運用多。長江、淮河流域防洪工程出險5237處,主要集中在支流和圩堤,有892個圩垸運用蓄洪;安徽省共運用行蓄洪區11個。
四是災害損失重人員傷亡少。洪澇災害造成6346萬人次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789.6億元,比前5年均值偏多12.7%和15.5%。因災死亡失蹤219人,倒塌房屋5.4萬間,較前5年均值減少54.8%和65.3%。
目前,防汛救災工作有序有力推進,取得了積極成效和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