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名氣很大,除了“野人”,神農架還有什么?
除了“野人”,神農架傳說中還有什么“九頭鳥”、“蛤蟆龍”、“驢頭狼”、“棺材獸”、“雞冠龍”之類,都有人說的有鼻子有眼,似乎這世界上稀奇古怪的東西全在這里“大會師”了。這些都頗荒誕,多年的傳說總是沒有結果,人們只好把暫時得不到科學解釋的這些,全部歸結在一個“神”字上。四面八方的大批訪幽獵奇者經年累月眾說紛紜,神農架更是越傳越神,再加上一些文人騷客的鼓噪,就越發 “神”的不得了。
一、第四紀冰川的避難所
從地理意義上看,神農架的確有其特殊性,醉高峰神農頂海拔3105.4米,雄冠華中,被譽為“華中屋脊”。位置在東經110.03"-110.34",北緯31.21"-31.37"之間,總面積704667公頃,處在中國西部高山向東部丘陵的過渡區域,區內醉低海拔480米,醉高3100多米。這一帶山勢險峻,地形復雜,小氣候明顯,位于我國西部高原與東部平原之間,地理上稱其為第二階梯,由于北上的東南暖濕氣流在此受到阻滯,因而雨量充沛,草木茂盛。在地球第四紀冰川到來時,這里并沒有被冰川完全覆蓋,很多動植物躲過了受滅絕的災難。神農架險峻的高山,又給人類的活動造成了極大的不便,人所不能及處,自然也就成了動物的樂園。
神農架的地層古老,在地質學家看來,就像一部地質史書。
漫步在神農頂莽莽林海中,可以看到一塊塊灰白的巖石崢嶸地露出地面,科學家說:這證明神農架地層距今已經約存在了約19億年。19億年前,神農架地區還是一片汪洋大海。約距今8億年時,神農架才全部上升為陸地。元古界至第四紀地層在神農架多有分布,可見厚度達到1.27萬米,構成神農架古老的基底。
科學研究表明:距今1.5至0.025億年間,神農架發生過5次間歇性抬升地質構造運動。因此,神農架地層獨具“多層狀地貌”。 盡管專家對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運動的認識還有分歧,但對神農架地區此時的冰川活動卻基本認定。在木魚、大埡等地,冰川在山谷中留下的大量冰斗和巨大的“U”型槽谷表明,第四紀冰川雪線在神農架曾高達海拔1000米,這使神農架裸露的地層多了一份“冰川景觀”。
茫茫神農架在170萬年前地球出現第四紀冰川時期未被冰層埋藏,成為一座巨大的生物避難所。如今,在世界許多地方早已滅絕的一些植物唯獨在此幸存下來,大難未滅,被譽為“活化石”。據不完全統計:神衣架林區屬于古老、珍稀、瀕危的樹種有100多種,主要有銀杏、巴山冷杉、秦嶺冷杉、鐵堅杉、鵝秋掌、珙桐(鴿子樹)、香果樹等。在一個地區保存著如此眾多的珍稀樹種,不僅在中國,就是在全世界也實屬罕見。
從我國野生動植物物種遷移交換的角度來看,神農架恰巧成為“交通要道”。目前已有的考察成果表明:在神農架有脊椎動物493種,昆蟲560種、鳥類300余種,兩棲爬行動物30余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珍稀動物已確認有金絲猴、金錢豹、華南虎、白鸛、金雕、大鯢、拉步甲等40多種,另外還發現了白熊、白麂、白猴、白蛇等白化型動物。目前,神農架現已知的高等維管束植物有2770種、真菌、地衣926種……
二、并非文化遺忘的角落
神農架并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樣荒無人煙,四周分別被秦漢文化、楚文化、殷商文化、巴蜀文化所包圍,神農架處正在華夏四大文化發祥地之間。神農架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神奇的世界,至今仍還是一個神話般的世界……稍微分析一下神農架周邊的文化環境,會給我們很多啟發。
按現在的行政區劃,神農架四鄰分別與湖北十堰市、宜昌市、襄樊市、恩施州,重慶市的萬縣地區接壤。
林區首府松柏鎮,北倚送朗山,南臨青楊河,原名獅象坪。—相傳炎帝神農氏曾在此鎮伏激烈爭斗的雄獅和大象,并將其變成對峙的兩山而得名。史料記載,中唐時期,這一代為廬陵王李顯的轄地,始建古城、古廟。古廟玉皇閣還被李顯作為游獵深山時的行宮,現仍存遺址。到了本世紀七十年代初,這里卻衰落成為一個荒僻的小村。1970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神農架林區后,又開始建鎮。不過幾十年間,就成為神農架林區的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
在所謂的現代“科學”的意義上,明嘉靖四十二年至隆慶元年(1563-1572年),杰出的醫藥學家李時珍足涉神農架,尋找珍奇藥物,是有史可考的對神農架醉早的科學考察了。
東西南北不同時代、不同文化類型的文化發祥地,被神農架山系割裂開來。由于獨特的中心位置,使得歷朝歷代的戰爭都會對神農架造成嚴重影響并滲透到中心地帶。如果從神農氏算起,醉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以前。再往前,我們民族的歷史又只好看《黑暗傳》。
從這個意義上看,神農架的文化意義遠非我以前以為的那么僻遠蠻荒。
以“寨”、“營”、“堡”、“門”、“廟”、“觀”、“庵”、“塔”、“閣”命名的地方現在仍然可以說遍及整個神農架。滄海桑田,大部分歷史遺址我們早已無從辨認,目前有證可考的遺址、遺跡還是能說明一些東西:薛剛反唐時屯兵的地方就在神農架醉西部的大九湖一帶,醉東端的新華鄉境內有“唐扎營”,神農架與房縣交界處有“躲軍洞”,神農架林區的中南部有叫“彩旗”的地方,九湖鄉坪阡村有“國公坪”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