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游客朋友們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到天津!我是你們這次旅行的導游小導。今天就由我為大家提供服務,大家如果有什么要求可盡管提出來,我會竭誠為您解決。
盤山風景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 5a 級景區盤山,猶如十里錦屏,巍然屹立于京東,歷史上被列為中國十五大名勝之一,以“京東第一山”馳名中外。喜歡旅游私訪的乾隆皇帝盛贊盤山風光說:“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把盤山與江南山水比美。 盤山風景區位于天津薊縣城西北12公里處。盤山古名盤龍山、四正山、無終山。因它蜿蜒盤踞,“形無定向勢如龍”,故名盤龍山。因它一峰獨起,獨立無依,蜂窩蓮瓣,四面如一,故名四正山。因它位于古無終國,故名無終山。三國魏時它還叫無終山。曹操《表論田疇》說:“田疇率宗族入無終山中”。因為魏國田疇隱居無終山,曾為曹操征服烏桓當過向導,但又拒絕曹操所封官爵,一直隱居山中,所以后人為了紀念田疇,把無 終山改叫田盤山,意思是田疇曾經在山中盤桓。省略叫法為“盤山”
盤山“步步有景”,名勝古跡遍布。據康熙年間《盤山志》記載,盤山名勝計有十峰、八嶺、三盤、五臺、八峪、九巖、十一洞、二十六名石、一淀、八泉、三井、五橋、四溝、二潭、五地、一塘、百余座塔 (三座佛塔,百余座僧骨塔)、四亭、二軒、七十二寺、廟、庵。共有景點數百處。有些人文古跡雖經自然風化、侵華日軍“三光政策”的毀損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壞,現在只留下殘跡遺址,但不少古跡仍保存完好。例如,天成寺、古佛舍利塔、定光佛舍利塔、進士墓、石塔林、千佛像、契真洞石窟、摩崖石刻等等,實物俱在。近幾年由于天津市政府的重視,又重新修復了一些古跡。至于自然景觀,如奇峰怪石、崖洞、古樹、瀑布、泉池等等,更是歷歷在目。按照自然景物分布的特色,古人把盤山分為上、中、下、三盤。自來峰一帶為上盤,勁松蒼翠,蟠曲遮天,是為松勝。古中盤一帶為中盤,怪石嵯峨, 是為石勝。晾甲石一帶為下盤,萬泉響澗,是為水勝。統稱三盤勝境。
由于盤山山奇景佳,吸引了歷代帝王前往游覽。魏武帝曹操、唐太宗、遼太宗、遼圣宗、金世宗,清代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都曾巡游盤山,禮佛參禪。由于歷代統治者的重視,便在盤山大興土木,建立寺院,增加了人文景觀。魏晉間建有少林寺,唐代建有天成寺、萬松寺、云罩寺、上方寺、千像寺、天香寺、定光佛舍利塔,遼代建有古佛舍利塔,清代建有盤谷寺。清朝乾隆年間,又建帝王行宮靜寄山莊。乾隆皇帝在此駐跗20多次,嘉慶 皇帝駐跗7次。歷代皇帝對盤山的駕臨,更提高了盤山的身價。
一些帝王和文人、武將在游覽盤山時,因觸景生情,常常詩興大發,詠詩作對,命名、題匾,贊美盤山景點,抒發內心情志。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麗回來,曾經帶兵駐扎盤山,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翠野駐戎軒,盧龍轉征旆。遙山麗如綺,長流縈似帶。海氣百重樓,崖松千丈蓋。茲焉可游賞,何必襄城外。”康熙、乾隆皇帝在盤山留下的詩篇、楹聯、題匾更多。武將詠盤山的詩歌也不少。唐代歷任兵部尚書等職的愛國名將李靖隨唐太宗東征高麗而還時,曾登盤山西臺,拔劍起舞,高詠《舞劍歌》:“陟重岡兮望四圍,挈霓閃兮斷虹飛,嗟嗟三軍唱凱歸。”登高四望,舞劍斷虹,氣勢雄邁。將軍的英武氣概、才華、人品,盡顯詩中,也為后世留下了“舞劍臺”景點的美名。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也在盤山留下千古絕 唱《登盤山絕頂》詩:
霜角一聲草木衰,云頭對起石門開。
朔風邊酒不曾醉,落葉歸鴉無數來,
但使雕戈銷殺氣,何妨白發老邊才。
勒名峰上吾誰與?故李將軍舞劍臺。
詩中抒發對唐代愛國將領李靖的敬仰之情,也表達了自己抵御外侮的雄心壯志歷代文人墨客游覽盤山、吟頌盤山者更多。晉代《三國志》作者陳壽,文學名家陶淵明,北魏《水經注》作者酈道元,唐代詩人陳子昂、高適,明代文學家方孝孺、袁宏道、米萬鐘、王世貞、劉侗,清代戲劇家孔尚任、洪升,文學家王世禎、朱彝尊、高士奇、李蔚等都曾游 過盤山,他們留下詩作不下千首,從不同側面,渲染了盤山的壯美風光。
盤山景色四季各異。春日山花爛漫,燕舞蝶飛。夏天,峰巒疊翠,瀑布騰空 深秋,層林盡染,百果飄香。嚴冬,玉嶺瓊峰,青松增翠。這優美的自然風光, 上眾多的名勝古跡,怎 能不讓國內外游人陶醉其間!
今天為家介紹的盤山就到這,謝謝大家支持我的工作,希望大家在這段期間能受盤山給我們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