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兒莊戰役又稱臺兒莊大捷、魯南會戰或血戰臺兒莊。臺兒莊戰役的起止時間有幾種說法,一般認為從1938年3月16日開始至4月15日結束。戰役由滕縣戰斗、臨沂附近戰斗、臺兒莊戰斗和日軍的潰退,中國軍隊的追擊作戰等部分組成。
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人。中方傷亡約5萬余人,斃傷日軍約2萬余人。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堅定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信心。
這次戰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氣,改變了國際視聽,消滅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風,殲滅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以來,繼長城戰役、平型關大捷等戰役后,中國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勝利,是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也是徐州會戰中國民革命軍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
1938年4月7日歷時一個多月的臺兒莊戰役勝利結束。臺兒莊戰役是徐州會戰中的重要戰役,是中國全面抗戰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
1938年初,日軍計劃打通津浦鐵路使被日本占領的東北、華北區域連成整體,方便協調作戰,于是發動了徐州會戰。中國守軍以低劣的武器和血肉之軀,與敵人的飛機、大炮、坦克相搏,英勇頑強,眾志成城,終于擋住了敵之攻勢。
1938年4月7日,臺兒莊戰役勝利結束。在這次戰役中,中國軍隊殲敵1萬余人,同時繳獲大量的軍用物資,狠狠地打擊了日本軍國主義入侵中國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極大地增強了全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臺兒莊戰役是中國政府調整對日戰略計劃,實行“持久消耗戰”方針的一次有力的且十分成功的大嘗試。此役用勝利證明"亡國論"并沒有事實根據,為爭取海外援助提供了有利條件。
臺兒莊戰役正處國共第二次合作時期,在此次戰役中中國共產黨軍隊與國民黨軍隊一致對外、聯合抗日。中共黨組織、中共地下黨員及第五戰區(魯、蘇)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游擊隊在臺兒莊戰役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國歷史上鮮為人知的臺兒莊戰役一時轟動全國,抗日戰爭當中死去了許許多多的為國家效力的人民子弟兵,他們在戰爭一線上為保衛國家的安全。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臺兒莊戰役的經過。
戰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白崇禧、孫連仲、湯恩伯、張自忠、田鎮南、關麟征、池峰城、王銘章等抗日將領指揮。戰役期間,中國抗戰最高統帥蔣介石曾三次赴徐州視察、督導、調配兵力,其中第一次,蔣介石在臺兒莊戰斗最激烈的時刻親赴臺兒莊南站觀戰,并親自勉勵池峰城,前線將士因而士氣大振,大大增強了前線將士的戰斗力。
臺兒莊戰役意義有哪些
(一)臺兒莊戰役的結局,說明了日軍并不是不可戰勝的??谷諔馉幦姹l以來,日軍在華北和華中地區均受到了中國軍隊的抵抗,而且還在平型關地區遭受了八路軍殲滅1000多人的敗跡,但總的說進攻是順利的。這次臺兒莊戰役,日軍兩個精銳師團的主力一部卻在中國軍隊的包圍攻擊下,倉皇敗退,潰逃時重武器、軍用物資和士兵的尸體大量遺棄在戰場上。這是日軍一次戰役進攻中的敗退。這在日軍侵華戰爭以來尚屬首次。在日軍來說,這不僅是在兵力數量上的損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折。“大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破滅了!
(二)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在政治上增強了全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鼓舞了抗日軍隊的士氣,用勝利的事實證明了“亡國論”是沒有根據的。在軍事上取得了消滅日軍一萬余人的勝利,達到了消耗日軍兵力的目的。這些都是有利于抗戰持久戰的總方針實現的。當然,戰役本身對中日戰爭的全局并不起多大的戰略作戰,因此對臺兒莊戰役在軍事上的意義,不宜評價過高。
(三)臺兒莊戰役的勝利,改變了國際上對中日戰爭前途的看法??箲鸨l以來,國際上對中國抗戰的前途大多抱悲觀的看法。臺兒莊戰役勝利的消息傳出,有的國家甚至不敢相信。1938年4月9日路透社電訊說;“英軍事當局對于中國津浦線之戰局極為注意,最初中國軍隊獲勝之消息傳來,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現在證明日軍潰敗之訊確為事實。”所以,英贊揚此戰勝利的評論。顯然,這次勝利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并為爭取外援增強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