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國家組建文化和旅游部起,文化和旅游的邊界就變得越來越模糊,而“詩與遠方”成為了高頻詞。
7月14日,“品讀中國·品味宜昌”名家品鑒沙龍暨“書香中國”大講堂活動走進宜昌,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導,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毛佩琦,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畢淑敏,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長、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孫若風等文學大家來宜,在山水之間品味宜昌文化,在江山城市書房暢談沿途所見所感。
這場名家匯聚的品鑒沙龍,讓詩與遠方再一次緊密相連,“中國旅游書店·江山城市書房”的同步揭牌更是開辟了宜昌城市休閑新空間。
“讀書、旅行,到遠方去”
“從廣義上來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場旅游。”在江山城市書房一場名為《旅游與人生》的講座中,著名作家畢淑敏這樣對宜昌讀者說。
已是古稀之年的畢淑敏去過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了《破冰北極點》《南極之南》等多部游記。在她看來,旅游的“游”字寓意“人像在水中一樣游走,輕靈而時遇阻力,并克服阻力前行。”如果廣義拓展,人生也是一場旅游。
“我們的一生,有一個詞特別貼切——向死而生。屈原是這樣走過的,王昭君是這樣走過的,長江也是這樣走來的。走入浩瀚的海洋,就是長江的終點。然而,它以一種內在的,更為洶涌的、遼闊的情緒存在宇宙之中。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講,人生這趟單程的旅行,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讓它過得更加幸福而有意義。”
如何讓人生更加幸福有意義,畢淑敏說:唯有旅行和讀書。她說,讀書和旅游的收獲并不是一眼就能察覺,需要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地蓄積。旅游可以極大的拓展人們的視野,震撼固有的思維體系,在這種碰撞之中,就可能生出新的火花。
“遠方有沒有詩我不知道,但遠方一定有我們未知的世界。”畢淑敏寄語宜昌讀者——“讀書、旅行,到遠方去。”
書店,新的文旅增長極
其實,旅游和讀書的關系,從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便可窺知。
當原文化部、原國家旅游局組建為文化和旅游部起,“讀書”與“行路”的關系變得更為直白——詩和遠方本就是一家。正如清代文人張潮所說:“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近年來,全國各地文旅部門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思路將“讀書”與“行路”有機結合。早在2017年,海南省就出臺了《關于推進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推進實體書店進旅游酒店和景區。
在旅游城市南京,近千家實體書店分布在城市各處。南京“文化名片”先鋒書店在市內主要景點——南京博物館、總統府、玄武湖等都開設了分店。
旅游大省云南在2022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上,提出了“一年之內發展到100家,三年內開到1000家旅游書店”的目標。
此次畢淑敏來宜,是受邀參加“品讀中國·品味宜昌”名家品鑒行活動,而這一活動正是基于中國旅游出版社打造、推廣“中國旅游書店”這一文旅地標之上。
一同參加活動的還有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導,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毛佩琦;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長孫若風;中國散文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張立華;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執行主任兼公共關系與品牌推廣部總監才華;北京聯合大學中國旅游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偉等多位歷史、文化、旅游名家。
游覽了兩壩一峽、三游洞、三峽國際房車露營地等名勝古跡和休閑度假旅游景點之后,品鑒團最后一站來到了掩映在宜昌城市后花園磨基山中的江山城市書房。
自2019年開門迎客起,江山城市書房就被網友冠以“旅游打卡地”之名。在社交媒體小紅書上,千余篇打卡攻略、“慕名而來”“漫游宜昌”“小眾打卡地”“高顏值”等標簽充分詮釋了江山城市書房不僅是一間書店,更具有“旅游”“社交”等屬性。
江山城市書房群山圍繞、安靜避世。從外形上看,與具有文化特色的地標性旅游景區別無二致,“江山眼底、歲月書中”的書店名更給人以無限遐想。走進江山城市書房,能感受到圖書、文創、茶藝、咖啡等多重業態結構,獨坐閱覽或邀友人休閑,兩相合宜。可以說,江山城市書房是具有觀光休憩、城市書房、文化展示、藝術創作等一系列功能的文旅綜合體。
在江山城市書房,品鑒團在茶香與書香中回味短暫的宜昌之旅。專家們一致認為,以江山城市書房為起點,打造文旅融合新空間和文旅體驗新場景,可為宜昌旅游開辟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湖北首個中國旅游書店揭牌
活動期間,湖北首家、全國第三家中國旅游書店——“中國旅游書店·江山城市書房”同步揭牌。
中國旅游書店是中國旅游出版社傾力打造的文旅新空間品牌。中國旅游出版社黨委委員、副社長胥波介紹,作為文化和旅游部直屬的唯一中央級出版社,中國旅游出版社并不局限于出版業務,更致力于做文旅新空間的架構師和新產品的探路者。
“中國旅游書店已先后在江蘇、北京落地兩家分店,江山城市書房是全國第三家,也是湖北首家。”胥波認為,“書店+旅游”融合發展前景廣闊、難點不少,需要業界積極探索。中國旅游出版社以“品牌授權+整合營銷”方式,通過品牌共塑、業態共融、產品共推,與各地共建新型文旅空間;策劃“品讀中國”名家行、“書香中國”大講堂等品牌活動,邀請名家大咖、專業人士為各地文旅發展傳經送寶。“到中國旅游書店,游客不僅能看書,還能愉悅地休閑,旅游書店不能只賣書和休閑體驗,還應該賣所在地區的文化和旅游,把當地的文旅產品推出去,把游客引進來,拉動文旅休閑消費。”
“未來,中國旅游出版社愿意以中國旅游書店·江山城市書房為基點,充分整合出版傳媒和文旅行業資源,用靈動的筆頭和鏡頭,總結推廣好發展經驗,展示傳播好文旅形象和產品,吸引更多的游客來湖北、到宜昌觀光、休閑、度假。”胥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