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樂的悠揚旋律在空氣中回蕩,衛兵們莊重地列隊站立,楚王和王后穿著華麗的服飾,仿佛穿越了時空,重現了古代楚國的輝煌景象。8月13日,一場融合了楚國服飾、楚樂舞蹈和國潮秀場的精彩演出在宜昌高新區生物產業園區的宜昌三峽·民俗演藝城盛大開幕,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一座新的文化地標。
作為本次三峽·民俗文化交流會的主會場,“鳳舞楚天”廳成為了焦點。在這里,楚國服飾秀、楚樂舞蹈、國潮秀場、非遺表演等精彩節目輪番上演,美輪美奐,令人目不暇接。在這里,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充分展現了巴楚文明的雅韻風采。在這里,一道道獨具巴楚特色的美食與巴楚文化的完美結合,讓三峽·民俗演藝城的主題餐飲獨具魅力。
8月13日,古色古香的演藝城里,鳴鑼奏樂、花轎迎親、投壺比賽等民俗文化表演項目次第上演,市民和游客紛紛親身體驗巴楚文化的特色與魅力。親子樂園和水上樂園的歡聲笑語,為炎熱的夏天帶來了充滿激情與暢快的消暑體驗。
當夜幕降臨,三峽·民俗演藝城迎來了更加熱鬧的時刻。手工特產、非遺工坊、主題餐廳、文化驛站、文創工坊、月老劇場、觀星樓、巴人風情街等建筑群燈光璀璨,照亮了夜空。全新的夜游體驗讓現場熱情高漲,游客們流連忘返。在驚艷的國潮演藝結束之后,篝火女兒會燃情啟動,游客們牽手圍圈,縱情歌舞,熱鬧非凡,演藝“夜經濟”釋放出全新的活力。
三峽·民俗演藝城負責人譚德金介紹,三峽·民俗演藝城采用了“電影的手法+導演的思維+文旅的運營”,將傳統的古裝電視劇從線上搬到線下來,讓游客完成一場千年的穿越之旅。以“演藝+”的模式,將主題餐飲、休閑娛樂、爆品小吃、文化驛站、手工工坊、特產超市、辦公酒店等七大業態完美融合,從而實行了演藝生活化,生活演藝化。同時,三峽·民俗演藝城還具備戲劇大盲盒、劇本殺孵化器、文創品牌集中孵化營三大功能。“我們將全力打造宜昌人的民俗會客廳和城市夜游新IP,為助力打造世界級宜昌,推進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設提供產業支撐。”
宜昌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張凱表示,三峽·民俗演藝城以特色工坊為載體,以民俗演藝為主線,生動形象的讓人民群眾感悟到了巴楚文化獨特魅力,有效推動了傳統民俗的傳承。下一步,高新區將扛起高質量傳承發展本地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利用本地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稟賦,推動城市文化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