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人家景區里面有哪些景點,推薦比較值得去的幾個景點有哪些?
【龍津溪】
推薦指數:?????
龍津溪是三峽人家景區最具風情的景點之一,溪邊吊腳樓一半著陸,一半入水,在群山環繞下,斜陽草樹,曲徑通幽,碧水如藍,煙雨迷濛。
纖夫高亢的號子聲,幺妹斷續的搗衣聲,綠蔭中婉轉的竹笛聲……青石、小橋、流水,人家,只見白鵝鳧水,魚翔淺底,小竹筏泊在青藤枝蔓下,古帆船悠然在清波上蕩開漣漪,漁網高掛,水車咿呀,好一派人間勝地,
世外桃源的絕佳景象。

【龍溪橋】
推薦指數:????
龍溪橋矗立于青山綠水之間,橫跨在清幽秀美的龍進溪上。它面朝大江,背倚林野,橋下是清澈見底、裊裊生煙的溪水。漁家搖蕩著雙槳,阿妹撐著油紙傘佇立在船頭,烏篷船從橋洞中悠然滑過。駐足橋上,在竹影婆娑中遠眺溪水與長江交匯,青山隱隱,水流起伏,不禁為這如夢如幻的美景所傾倒。
【七疊橋】
推薦指數:???
七疊橋,來自生命的叢莽深處,幾分神秘、幾分野性。吊腳樓是三峽人家較為普遍、較為典型的生存圖式,具有某種象征或寓言的意味。巴人后裔的土家婚嫁,從民俗與風情中,流向人們的心靈。三峽人家,山有山的偉岸,水有水的柔媚,洞有洞的神奇,瀑有瀑的壯麗,石有石的氣質
【婚嫁樓】
推薦指數:?????
溪邊人家的“吊腳樓”,被現代建筑學家稱為“桿欄式建筑”。峽江一帶地勢險峻,房屋多是依山勢而建,房前屋后被竹林芭蕉簇擁,遇到高坎地勢,則要立柱或筑墻,才能與正屋跑平合檐,故稱“吊腳樓”。一般分為上下兩層或三層,上層通風、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堆放雜物,還可防止毒蛇猛獸侵襲。土家幺妹出嫁時在這里“哭嫁”,體現土家族古老而傳統的婚嫁習俗。

【黃龍瀑】
推薦指數:???
黃龍瀑的源頭活水來自地下溶洞,為三峽罕見的瀑布群落,其氣勢宏大,四季長流,瀑布呈扇形展開,傾瀉而下墜入深潭。在峽江一帶有民間傳說“九龍奔江”,其中的黃龍生性貪玩,因為流連美景不肯離去而幽潛在龍進溪里化作一道瀑布,故名黃龍瀑。
【琴鷹溪】
推薦指數:???
一股清泉從崖頂跌落,猶如漣漣淚珠串成了水簾,又好似琴弦垂掛于九天,每當微風拂動,琴弦擺蕩,和著木葉瀟瀟聲、鳥雀鳴叫聲,似乎在彈奏一曲似水柔情的愛情故事,瀑布兩邊的山崖連成一體,仿佛一只張開翅膀的雄鷹永遠守護著這段愛情。
【巴王寨】
推薦指數:????
巴王寨分為東關、中寨和西寨,是以展現古巴國歷史文化脈絡和民間生存智慧的主題園區,龐大的建筑群錯落分布,融合建筑、古代軍事、祭祀、舞蹈、手工藝等古巴國歷史變遷中各方面的發展成就,以大型史詩劇的形式,場景再現巴族先民在三峽流域遺存的璀璨文明。

【巴王宮】
推薦指數:????
巴王宮里分布著巴王和鄂水娘的寢宮、白虎堂、祭祖堂、兵器室以及學堂等,這里弓箭、床弩、拋石機以及古老的巴人生活器具、農耕稼柞用具一應俱全,整個城堡都是用石頭和圓木壘成的
碉樓式建筑,體現著這個民族敏銳的防范意識,因為巴人崇拜的圖騰是白虎,所以又稱為虎堡。

【茶鹽古道】
推薦指數:????
2000多年前,巴族在三峽地區繁衍生息,依靠鹽泉資源、茶、山貨等,對外互相通商而一度繁榮強盛。巴人曾經的經濟命脈——鹽運古道,在崇山峻嶺中蜿蜒盤旋,至今尚有遺跡。巴王寨里的茶鹽古道是在原遺址上復建,將古代巴族先民的生活智慧集中進行展現。

【燈影石】
推薦指數:???
四塊兀立山巔的奇石,酷似《西游記》中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形象,每當夕陽西照,晚霞映襯峰頂時,遠遠望去,它們仿佛燈影戲幕上的人物造型,惟妙惟肖,“燈影石”即由此得名。當年郭沫若先生游歷燈影峽時,曾題詩贊嘆:“唐僧師弟立山頭,燈影聯翩豬與猴”。燈影石中最負盛名的是沙僧石,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石”。

【邀月亭】
推薦指數:???
邀月亭是由李白詩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詩意而命名。站在邀月亭上舉目四望,白云奔涌綿綿無際,莽莽青山龍騰蛇舞,每當一輪皓月當空,便涌現出山川如黛,長波生輝,燈影明月,舟舸歸人的絕美畫面。

【石令牌】
推薦指數:???
石令牌在當地人心目中被視為圣物,是祈福納祥之所,曾經終年香火不斷。據《
東湖縣志》載:江南有巨石橫六七十丈,如牌筏,故名石令牌,石牌地名即由此而來。石令牌牌高32米,頂部寬12米,底部寬13米,厚約4米,重達4300余噸,遠觀雄偉壯觀,氣勢非凡。
【太極貓洞】
推薦指數:???
太極貓洞幽深狹長,長約1500米。洞內巖溶地貌景觀奇特,洞道地形多變,其中“五色奇音石”是洞內最絕妙的景觀,它色彩豐富,呈黑、白、黃、灰、綠五色交織,色界明晰,用手敲擊可聞鳴鑼擊鼓之聲,令人嘆為觀止。洞內一條落差達30米的地下河,水流或緩緩無聲,或狀如洪鐘,或潺潺悅耳,或悠如琴鳴,行走在這夢幻般的地下世界,令人心醉神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