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區簡介
高平炎帝陵景區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鹿原鎮鹿原陂,西瀕斜獺水,炎帝陵自宋乾德五年(967年)建廟之后,已有千余年歷史,隨著歷代王朝的興衰更替,炎帝廟也歷盡滄桑,屢毀屢建。 炎帝陵核心景區面積5平方千米,總規劃面積102.5平方千米。
炎帝神農氏是我國上古時期杰出部落首領,與黃帝軒轅氏一起并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華農耕文明的開創者和奠基者。炎帝神農氏晚年來到南方,因誤食斷腸草而崩葬于“長沙茶鄉之尾”,也就是現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炎帝陵。炎帝陵座落于炎陵縣城西19公里處的鹿原陂,現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中華全國歸國華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社會實踐教育基地、中國醉佳農耕文化旅游勝地、中國十大古典陵墓園林、入選世界自然文化遺產預備名錄、“炎帝陵祭典”入選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被評選為全球醉具影響力的十大根親文化盛事。
炎帝陵景區主要包括陵寢大殿拜謁區、神農大殿公祭區、“神農園”緬懷區、皇山生態游覽區等四大功能區,共有80多處自然、人文景觀組成。作為中華農耕文明發祥地標的炎帝陵,五千多年來的香火傳承, 成就了其“中華民族人文圣地,全球華人精神家園”的崇高歷史文化地位,被海內外炎黃子孫譽為“神州第一陵”。
炎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安息地,享有“神州第一陵”之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湖南省十大文化遺產并入選《中國國家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 。“炎帝陵祭典”系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并成功入選“全球醉具影響力的十大根親文化盛事”。 炎帝陵由祭祀區、拜謁區、緬懷區等三大功能區,由炎帝陵殿、神農大殿、神農園、闕門、華夏廣場、福林、圣德林、皇山碑林、炎帝陵牌坊等80多處自然和人文景觀組成。
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將炎帝陵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0年1月7日,湖南省株洲市炎帝陵景區被正式確授予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