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區簡介
劍門關,位于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城南15千米處,劍門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劍門”。享有“劍門天下險”之譽。劍門關,是我國最著名的天然關隘之一,以雄、險、幽、秀、奇著名,享有“天下雄關” 、“天下第一關”、“蜀之門戶”之美譽。古有“北有山海關,南有劍門關”之贊。李白《蜀道難》中用“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來表述劍門的天險。
劍門關隘口形成于白堊紀,是世界罕見的城墻式礫巖斷崖丹霞景觀,垂直高度近300米,底部最窄處僅50米的天然隘口,是自然天成的天下第一關隘。
劍門關是劍門關風景區的標志性景點,1982年以此為核心景點設立劍門蜀道首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景區由劍門關、翠云廊兩個緊鄰景區組成,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四川最美100個拍攝點之一。包括劍門關樓、劍山七十二峰、石筍峰、雙穿洞、照壁峰、仙女橋、古棧道、梁山寺等多個景點。
劍門蜀道一直是皇家十分重視的交通要道,基本上是四十里路一驛,二十里路一鋪。而驛供軍隊使用較多的地方,它就相當于現今高速公路的加油站。漢德驛乃是其一。
相傳,蜀漢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張飛統兵過此,正值烈日當空,兵士饑渴難受,戰馬嘴吐白沫,張飛命士卒四處找水未得,心情煩躁,舉起丈八蛇矛往地下一戳,斷喝一聲:“水來!”霎時間,一股甘泉便從戳出的窟窿中“汩汩”地冒了出來,緩解了將士們的饑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