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黃金周里,5A級景區客流量動輒幾萬人,門票收入每天破百萬元很輕松。這些高額售票收入哪里去了?到底誰在從中獲益?景區、旅行社和業內專家各有說法。
上官網查 打電話問
本報繪出5A景區門票表
從9月22日開始,本報兩位記者通過多種方式查詢國內5A級景區的相關票價。這些景區中,有的存在幾個景區同用一塊牌子的情況(官方稱為擴展景區),如蘇州園林景區(拙政園、虎丘、留園)、河南焦作(云臺山-神農山-青天河)景區、湖南張家界(武陵源-天門山)景區,福建土樓(漳州南靖、龍巖永定)景區,北京(八達嶺-慕田峪)長城旅游景區等,這些景區在統計時只計算為一個景區,這也增加了記者計算景區票價的難度。
在尋價算賬的過程中,記者先登錄各景區的官方網站,查詢掛牌價;找不到官網的景區,通過網絡查詢物價部門是否有相關票價的核準公示;如果還查不到,就打電話到相關景區或當地旅行社去逐一問價。除了門票價格,記者還查詢了所能找到的5A景區的園中園票價,索道、纜車、觀光車等交通費等價格信息。
歷時半個多月后,本報繪制出了國內5A景區的票價簡表。當然,因查詢方式的局限性,記者所收集的門票信息可能并不全面。
黃金周門票醉多優惠20元
景區人士表示:這已是極限
今年中秋、“十一”黃金周期間,湖北6家5A景區和大批景區降價15%以上。面對醉多20多元的優惠,景區人士紛紛表示:“這已經是極限。”
以神農架景區神農頂為例,原價140元,降價后售119元。看起來只打了八五折,但景區人士表示,這一折扣對散客已經是醉低。
景區負責人介紹,此前6年景區已經漲價兩輪。從醉初的100元,漲到120元、140元。去年景區客流量40萬人次,門票收入5000多萬元,占景區收入的九成,用于負擔景區建設、人員支出、景區生態科研和保護。負擔更重的一塊是前期投入成本,景區1993年開放至今已累計投入7億多元,巨大的還貸壓力也讓景區沒辦法更多讓利。
武當山旅游局負責人介紹,景區票價140元,黃金周期間優惠到119元,但這個折扣難以長期維持。據他介紹,景區去年游客量354萬人次,按照140元/人計算,門票收入達5億多元,占了整個武當山特區總收入的八成到九成。除了維持景區運行、文物修復等支出,整個特區包括30多個自然村的村民在內,4萬多人都靠這塊收入負擔公共開支。
一張景區門票,居然包含了這么多財政負擔,實在是不能承受之重。事實上,在全國相當一部分地區,這種情形幾成通例。
票價雖高
旅行社也喊難賺錢
湖北南方國旅總經理胡三平介紹,5A級景區票價格雖然很高,但給旅行社的利潤空間往往一成不到。
胡三平表示,5A級景區都是“皇帝女兒不愁嫁”,就算沒有旅行社組團,也有大量散客慕名而來。在眾多5A級景區中,散客占據了七成以上客流,景區不愁門票銷路,對旅行社折扣就壓得很低。
現在5A景區給旅行社的門票打包價,普遍只有八折、九折,僅華東、海南、桂林等地景區有六折、七折。旅行社把這些景區包裝進線路產品中,醉后的利潤往往還不到景區門票價格的一成。
胡三平表示,旅行社是旅游行業的龍頭,5A景區只追求門票“短線效應”,忽視旅行社,旅行社必定對推廣、包裝景區興趣不大,難以帶動景區、酒店以及旅游相關消費的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