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長陽的清江之濱有一處景點叫方山,石峰如竹筍布滿山頭,云霧如玉帶纏繞山腰,詩畫般風光,神仙般境界,被譽為“湖北的張家界,三峽的九寨溝”。大家一定好奇,為什么這個神仙地界叫清江方山,它有什么來歷呢?
經過采訪和查閱相關資料,綜合起來,有三種說法:
一是“方形說”
在清江方山大片峰林之中,其中醉大的一座山峰,既被圈于這一片石林之中,又浮于石林之上。它的山頂,是方圓200畝的高山平地,四周懸崖陡壁,千丈明崖似刀削斧劈。因是方方正正的一座石山,所以取名“方山”。
長陽文史資料記載,明朝末年,農民領袖李自成、張獻忠起義失敗后,其部將王恩退兵長陽,曾屯兵這個山頂之上,號稱小秦王,因此,這個石山又名“小秦寨”;
二是“方印說”
在清江方山鳳舞溪中段石柱溝,有一方形石柱立于溪谷正中,遠看如一枚巨大的方塊印章,近觀石峰,形如道家創始人太上老君——老子。
相傳,這座山峰原是盤古坪的一塊平地,一天,太上老君巡游路過此地,在這里睡了一覺,離開時將方印遺落在這里,這塊方印隨即化作一座山峰,并將老君神像顯映其上,因此,這柱石峰又叫方印山,老君峰,因有老子方印顯靈,便稱這個地方為“方山”;
三是“方仙說”
相傳很久以前,這里來了兩位方士高人,會騰云駕霧,平日里藏于洞中煉丹,老百姓有什么疾病,他們便施用方術,并隨手采幾根草和幾片樹葉,每每都能手到病除,十分靈驗,這兩位方士高人醉后修道成仙。因此,當地百姓為紀念兩位方士高人,更將方士登仙之地取名方山。
直到如今,兩位高人留下的方術,還在方山民間流傳,鄭家榜村至今還有用方術治病民間方士。當地百姓傳說,白蓮教時,方山景區的亂麻坑還出過一個會飛的高人,夜行八百里。
長陽縣志載,南北朝時期,長陽縣曾設立方山縣,是不是與上述傳說有關?不得而知。但不管來歷怎樣,方山這個名字由來已久,已沿襲了數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