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年又一年,不變的是時光流轉??粗隁q漸長的自己,黯然神傷。
年的感覺越來越淡,沒有去街上看燈展,沒有去無量殿拜神抽簽,甚至沒有看春晚,沒有發新年祝福短信,越來越安靜了。
把自己關在臥室,百無聊賴的躺在床上,聽著音樂,翻看了會兒書,《月亮與六便士》,也靜不下心來?;叵霂兹諄恚篝~大肉,零食水果,年茶飯,感覺身體有些吃不消。翻看朋友圈,三三兩兩的曬著旅行照,曬著年茶飯,曬著收到的紅包,看看自己,也沒什么好曬的。腦袋里面胡思亂想,突然,坐直身子,問自己,為什么不出去走一走,索性發了一條朋友圈,有沒有晚上去湖北旅行的朋友,沒有約到合適的伴,給幾個要好的平時愛玩的朋友私信,有的已經出發在路上,有的想著遲點出發,抱著試試的心態問了下另一個閨蜜,沒想到,她答應了。我立刻買票,收拾行李,做攻略。說走就走的旅行就這樣敲定了。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對于長江三峽,是初高中那會兒語文課文古詩詞給的記憶。我一想到三峽,腦海里面就蹦出這樣的詩詞。我想看一看,唐朝李白,南北朝酈道元眼中的祖國的大好河山,行走過的三峽。當晚出發抵達了武漢,吃了武漢的熱干面,就直奔宜昌。
宜昌古稱“夷陵”,取自“水至此則夷,山至此則陵”,意思是,長江激流到這里就平緩了,四川盆地東部的高山到這里逐漸延緩為丘陵。
三峽一帶風光,醉美不過三峽人家風景區和清江畫廊風景區,也是國家5A級景區。早上10點30分出發,在宜昌東站出發去三峽人家,車程大約1個多小時。車路過下牢溪時,導游說有一個景點三游洞就在此。三游洞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白居易和他的弟弟白行簡,還有朋友元稹,相傳三人同游到此地,發現此處是一個消暑納涼、飲酒作詩的好地方,故常來此小居,后人便稱此地為三游洞。三游洞旁邊有一條小溪,名叫下牢溪,是長江的一條小支流。從車里望過去,下牢溪夾在層巒疊嶂,植被豐茂的兩山之間。過了三游洞,不多時,就到了乘船到三峽人家的碼頭。三峽人家風景區位于長江三峽中醉為壯麗的西陵峽境內, 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間, 坐上船沿著西陵峽短暫的行駛了十幾分鐘就到了我們今天的目的地三峽人家。
三峽人家主要景點是龍進溪和巴王寨。進入龍進溪,感受水上人家,溪邊人家,山上人家。龍進溪兩岸郁郁蔥蔥,溪水碧綠清澈。頑皮的猴子跳躍在林間,溪邊崖壁上,傳統的木質吊腳樓點綴在山水之中。樓前樓后花草樹木,竹林芭蕉。土家阿哥吹奏出悠揚的笛聲,和著幺妹的歌舞,讓山間充滿情趣。穿著紫色民俗服裝的阿婆,在溪邊的用棒槌在清洗衣服。身著紅色美艷衣服的姑娘安靜的坐在停在峽灣里的烏篷船上。游客揮著手臂,朝著姑娘呼喊著“幺妹,看這里”,姑娘笑意盈盈的對著游客,任由游客拍攝,姑娘和這山水定格在游客的相機里面,成為游客旅途中一道美麗風景和難忘的記憶。其實,山水的地方還是適合春天和夏天來,冬天感受不到山水的靈氣和生機。之后,參加了場景式的土家族婚嫁活動。“繡樓招親”,鑼鼓喧天,幺妹把繡球拋,今天你就是幸福的新郎。接著幺妹唱起哭嫁歌謠,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喝交杯酒,來賓進酒。一場土家族的婚禮,引得游客里三層外三層把小樓圍得水泄不通。從三峽人家出來,坐船到了巴王寨景區。
巴人曾經是漢水流域的一個驍悍民族,巴人與漢人相爭失敗,醉后退居鄂西、川東,巴王寨就是這樣產生在鄂西的一個景點。巴王寨是2000 年前留下的一個寨落,這是一座巴人的堡壘。巴王寨建在半山腰,背后是陡峭山崖,腳下就是滾滾長江水。景區修復仿建了古巴人生活設施與場景,有軍事堡壘巴王宮,有圖騰,仿古建筑,女書堂,站在院落里面,觀看了女書堂的表演,還有皮影戲。巴王寨里面有一條仿古的商業小街,里面售賣各種清江魚,糖餅,明信片,樂器等。
去旅行,去貼近自然,去感受生命。
將時間與金錢投入到積累人生體驗和感受上,而不是消耗在對物質的無限追求里,就會獲得精神層面的富足,那樣的富足感和幸福感更會持久,生命也會更鮮活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