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來臨前夕,宜昌市圖書館邀請國家非遺項目“屈原傳說”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屈原學會會員鄭承志于6月9日上午10時做客三峽文化講壇,在該館五樓多媒體會議室講述屈子風騷和端午習俗。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一座城市的氣息。屈原從宜昌秭歸而來走向他的舞臺,醉后卻帶著宜昌深山里的風,大山的詩魂,愛國憂憤的情懷,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決絕,自沉汩羅江。從此一個人的忌日成為一個民族的節日。屈原是一個謎,兩千多年來世界從未停止對他的探尋。鄭承志先生在本周六的講座里,將為大家解答屈原提出的美政理想是什么?為什么屈原成為宜昌的文化符號?我們宜昌的端午有什么特點?
鄭承志現為秭歸縣委黨校研究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三峽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屈原學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國家非遺項目“屈原傳說”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連續十余年主持端午祭祀屈原(龍舟)儀式。2017年應邀赴臺灣彰化參加“屈原文化節”并擔任獻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