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洞風景區,國家4A級景區,位于西陵峽外南津關西陵山上,距宜昌10公里左右。三游洞的名字有兩個典故,唐代詩人白居易、白行簡、元稹三個人曾一同游過此洞,人稱“前三游”;到宋代,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也一同來游過此洞,人稱為“后三游”。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它背靠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口,面臨下牢溪,洞奇景異,山水秀麗,是湖北省著名名勝古跡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三游洞地勢險峻,形如覆蓬,冬暖夏涼,洞室開闊,呈不規則長方形,深約30米,寬約23米,高約9米,是古代地下水沿巖層巖面不斷溶蝕,并經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巖溶洞。
三游洞溶洞的地層地質年代為寒武紀,距今約五億至六億年,洞中巖石褶皺起伏,斷裂縱橫,千姿百態,有似圓若方的鐘乳石柱三根,垂直平行橫列,將洞隔成相通的前后兩室:前室明曠,詩文滿壁;后室幽奧,旁有耳洞,可通于外。后室頂部空圓若懸鐘,以石投擊,其聲如鐘,石子落地,其響如鼓,故有“天鐘地鼓”之說。
三游洞景色奇麗,曾被古人喻為“幻境”。歷代途經夷陵(宜昌)的人,大都到此一游,并以楷、隸、行、草各種字體和詩歌、散文、壁畫、題記等形式寫景抒懷,鐫刻于石壁之上。至今洞內外尚存有宋代歐陽修題記、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種壁刻和碑文40余件,留下了寶貴的文化史料。
一、宜昌三游洞好玩嗎?
三游洞有什么好玩的,它背靠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口,面臨下牢溪,洞奇景異,山水秀麗,景區內主要景點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樓、古軍壘遺址、張飛擂鼓臺、陸游泉等。
西陵山及三游洞風景區被來在長江和一條小支流--下牢溪之間,形成一個“半島”“半島”上綠草豐茂,亭臺掩映,遠遠望去,有“宛在水中央”之感。
三游洞,位于宜昌城區西北角之南津關西陵山上,也是嚴格意義上的三峽東端。
三游洞生于絕壁之上,地勢險峻,有棧道可達。其形如覆蓬,冬暖夏涼,洞室開闊,約深30米、寬20米、高10米。洞中橫排3根鐘乳石柱。
洞內列有歷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滿歷代游客的詩文。洞頂之懸石,擊之有聲,名為“天鐘”;地面之凸石,跺之有聲,取名“地鼓”,故有“天鐘地鼓”之說。
三游洞得名于唐代三個大文豪。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大詩人白居易由江州改任忠州刺史赴任途中,與其弟白行簡途經夷陵(宜昌古稱),在此遇到大詩人元稹。三人結伴到西陵山一游。發現這個“天生一洞”。三位詩人各賦詩一首,并由白居易“序而記之”。
三游洞大門入口
因此洞由他們三人始游,故得名“三游洞”。137年后北宋年間,又有三位文豪蘇洵、蘇軾和蘇轍父子同游此洞。同樣蘇氏父子也各題詩一首,留于洞壁。白氏兄弟與元稹之行,稱為“前三游”;蘇氏父子之行,稱為“后三游”。
二、三游洞有哪些好玩的?
1、三游洞
三游洞生于絕壁之上,有棧道可通。洞寬約20米,高10余米,深約30米,洞中橫排3根鐘乳石柱。洞內列有歷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滿歷代客的詩文。洞頂之懸石,擊之有聲,名為“天鐘”;地面之凸石,跺之有聲,稱為“地鼓”。
三游洞景色奇麗,曾被古人喻為“幻境”。歷代途經夷陵(宜昌)的人,大都到此一游,并以楷、隸、行、草各種字體和詩歌、散文、壁畫、題記等形式寫景抒懷,鐫刻于石壁之上。至今洞內外尚存有宋代歐陽修題記、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種壁刻和碑文40余件,留下了寶貴的文化史料。
2、三游洞景區至喜亭
至喜亭,始建于宋朝,當時文學家歐陽修被貶任宜昌縣令,峽州太守朱慶基建此亭后,特委托歐陽修專為此亭作記文,即《峽州至喜亭記》,使此亭成為峽州三大勝境之一。
由于戰亂和其他人為的因素,宜昌西壩廟咀古建筑群被毀,至喜亭、至喜亭“匾額”和東湖知縣林有席精美的八十個字的長聯均先后被毀。新建的至喜亭飛檐紅柱,重檐三疊,玻璃瓦面,青石雕花欄桿,通高18米,亭分層,樓中設螺旋式樓梯,亭內豎有歐陽修《峽州至喜亭記》及古今詩畫數十幅。
3、三游洞景區陸游泉
三游洞景區陸游泉
據地方志記載,宋代愛國詩人陸游,路經夷陵游覽了三游洞。他發現下牢溪上方有一潭清冽的泉水,取水煎茶,氣香味甘,贊賞之余留下詩詞:“囊中日鑄傳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嘗。”這便是陸游泉的來歷。
4、三游洞景區峽口軍壘
三游洞景區峽口軍壘
古軍壘:始建于南北朝時延用至六朝,也是峽口唯一的古軍事遺跡,在軍壘中出土有古代箭鏃以及東漢紀年磚等,立峽口古軍壘,觀西陵峽口美景,感古代雄關之雄壯。
5、三游洞景區印章石園
三游洞景區印章石園
印章石園共征集到吳作人、關山月、王朝文等127位世界知名華人畫家的印章。取三峽大壩壩底江心石精心刻制。其風格各異、自然天成,將畫家常用章放大成印章石雕。
6、三游洞景區碑刻壁刻
唐宋以來,白居易、元稹、白行簡、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黃庭堅、陸游等歷代游覽過三游洞的名人,以及在夷陵任過職的官吏,或題寫詩文、或刻碑記事,共作壁刻、碑刻100多件。保存下來并已經發現的近60件,楷、隸、篆、行、草各體皆備。
像清人陸維的隸書壁刻“鬲凡”,陳建候命長女閨瑛用小篆書寫的《占合掌巖》巨幅壁刻“合掌巖高石不頑,化工有寶秘形山,辟開混沌蒙竅,露出人間生死關”。均堪稱書法上品。
三游洞地勢險峻,形如覆蓬,洞室開闊,深約30米,寬約23米,高約9米,是古代地下水沿巖層巖面不斷溶蝕,并經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巖溶洞。
三游洞前,是清澈碧透的下牢溪,水石相擊,飛珠濺玉。沿洞旁小路登上山頂的至喜亭,西眺可見大江雄姿;在那峰巒疊嶂之中,長江像一把利斧,辟開一線通道,直瀉西陵峽口,激流咆哮,破門而出,流經三游洞旁,則水勢轉平,江面豁然開闊,呈現險夷交替之奇觀。
三、宜昌三游洞游玩攻略
1、三游洞景區等級:AAAA級;
2、三游洞景區門票:78元;
3、三游洞開放時間:08:00~17:00;
4、三游洞景區電話:0717-8862161;
5、三游洞景區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西北南津關路8號,現已合并入西陵峽風景區,為西陵峽風景區景點之一。
6、三游洞景區乘車路線:在宜昌沿江大道上乘10路公共汽車或中巴車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