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位于興山縣黃糧、高嵐、建設三個鄉鎮的交界處,總面積21平方公里。沿公路前行0.5公里,就到高嵐河與下羊河的交匯處,這里是奇峰異石薈萃之地。從高嵐橋不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駱駝峰。它聳立于群山堆壘的頂端,伸著兩個形似駝峰的脊背,摩云擦天。雙峰的前面又有一座向前傾斜而又細長的山頭,酷似駝頭。 高嵐還有很多奇洞,如風洞、雷洞、水洞,都各具特色。
文佛山名源自山上的文佛寺。
著名的文佛山古寺,是景區典型的代表作之一。文佛山俗名雞罩山,筐覆山,海拔710米。齊白石之高徒、我國當代著名大書畫家楊鶴林先生游此留字稱贊文佛山“高尋白云逸,秀奪五岳雄”。
文佛山絕頂之古寺,源于唐,建于明,盛于清。自從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間修建文佛寺,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相傳清世宗順治福臨輟朝辭位,皈依佛門,出家五臺山,云游江南名山,來此參禪掛簞。據史料記載,康熙皇帝曾微服尋父至此山,父子山崖相遇竟不相識,悵嘆與父皇無緣。遂觀山勢,察地理,發現文佛山絕壁險要,體態獨特,酷似一尊佛主,即命此山為文佛山,并傳旨宜昌府撥庫銀擴建寺廟。歷時八年,文佛山上的毗廬殿,祖師殿,三圣殿,云宮殿,齋善堂等廟宇瓊樓相繼落成,規模宏大,香氣四溢。
山因佛而名,佛以山而盛。自此川東鄂西善男信女朝觀不絕,學佛者眾多。至今人氣不斷,香火旺盛。正如我國著名書畫家胡巖大師游文佛山時揮毫所書:“文山凈土儲精萃,佛海圣地留佳音。”
可以切入正題了。宜昌市內到北山坡站乘西壩到李聯棚的公交車,到底站就ok了!
宜昌人再熟悉不過的夷陵長江大橋
下車后,沿著一條水泥岔路就進入文佛山景區了,經過楠木溪水庫后就是進山口了
垂釣的老人,下山的時候,在下雨,她還在釣魚,這么癡迷,肯定大有收獲
開始誤認為遠處的兩座山就是文佛山,實際文佛山還很遠很遠
進山公路沿著峽谷繞啊繞啊,一路風景很好,雨后的草木,空氣都特別的清新。
上山開始了,實際都是這個公路,知道文佛寺下面
“泄”下來的植物
頑強的
峽谷在變窄
始終沒有走近那座山,而且越走越遠
長勢強勁的花菜,還是包菜啊,忘了。。。
山莊,還有這條很會面對鏡頭的狗,文佛山的狗都熟悉鏡頭,后面還有,,,
大石下面的公路
站在大石頭下面看峽谷
看著低,實際很高的
萬總面對美景,邊走邊照
漫山那個綠啊
發芽不容易,長大不容易,開花了,是多么奇跡的事
路,開辟在山崖邊上
一路上,很多山澗流水,很清涼
山外有山
峽谷中的山都依偎在一起
這棵樹不好惹
這什么花,不知道
還有這個,白色的,藤上長刺
白色的,黃色的
開的很艷
醉愛的一張
專家說,這些巖石都是沉積巖,照片中的人就是此次地質專家
綿延不斷的山,雨后登山別有一番滋味
下面是懸崖,上面是陡崖,路在這
走在云際天邊的專家,灑脫
禮佛洞上的鐘
山路崎嶇
山寺若現
遠望文佛寺
山下好氣派的一片建筑
這個索道稍微簡易了點,下山速度絕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