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統計,2022年國慶節期間,宜昌共接待游客598.55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46.3億元。假日期間,宜昌旅游惠民讓利形式多樣、文化活動多姿多彩、媒體宣傳氛圍濃厚、夜間旅游鄉村旅游受到追捧。
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國慶節期間,宜昌圍繞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舉辦豐富的主題活動。
“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國慶合唱音樂會慶祝新中國73周年華誕,新華社現場云、央廣總臺國際在線、中新社、百度、網易等30多家媒體和網絡平臺開展直播,觀看量超過500萬。
三峽大瀑布景區邀請夷陵歌舞團進行國慶惠民演出,為游客們奉上精彩絕倫的歌舞表演。
宜昌博物館舉辦“弘揚愛國精神 凝聚青年力量”國慶主題教育活動、“知行學堂”線上音頻講解活動、“弘揚雷鋒精神 引領文明風尚”國慶志愿服務活動和黨員義務講解活動;宜昌市群藝館舉辦“百館千站繪荊楚”“創建文明典范城市·愛國”“喜迎二十大 禮贊新時代”系列展覽;宜昌市圖書館舉辦“喜迎二十大,筑夢新時代”黨史文獻展;宜昌美術館舉辦“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宜昌市離退休干部主題”書畫展。
景區非遺民俗味濃
宜昌各景區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和特色活動。清江畫廊景區推出“游線+室內演藝”優惠套票;車溪民俗景區推出“《福滿車溪》日游+《夢回車溪》夜游”特惠套餐;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區穿漢服可免費入園;百里荒高山草原旅游區推出項目游玩優惠套票。
三峽人家匯集皮影戲、南曲、三音歌、三棒鼓、夷陵楠管、夷陵版畫、宜昌絲竹等非遺文化表演;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區推出宜昌首家戶外實景劇本殺《澤風大過》,推出峽江船工號子、皮影戲、薅草鑼鼓、民間打擊樂等非遺節目展演;清江流域首部室內原生態土家民俗情景歌舞秀《花咚咚的姐》在清江畫廊景區演出;五峰八位非遺傳承人在柴埠溪大峽谷景區開展“非遺進景區”活動。
夜間旅游生機勃勃
長江夜游實施了夜景燈光提升二期工程后,吸引大量游客追“光”。三峽非遺in巷舉辦“國慶會國潮,非遺大聯歡”夜游,豐富了游客的夜間生活;大型行浸式山水夜游演藝秀《夢回車溪》探秘土家神畫“神獸迎賓”“梯瑪頌歌”“摩崖神畫”;西壩不夜城的露天電影、星光營地、電競電玩中心和瀧麟沉浸館等場所,給游客帶來不一樣的夜生活。在西陵區陶珠路夜市街和鐵路壩小吃街品嘗一道道特色美食;在奧體中心、體育館、東辰體育公園打一場酣暢淋漓的球賽;在云集路、解放路酒吧里,與朋友共飲。宜昌夜經濟,正成為促進消費、釋放消費活力的新引擎。
傳統景區煥發光彩
宜昌傳統景區在國慶期間推出全新項目,為假期增添別樣光彩。
新晉網紅打卡圣地——濱江公園修建了臨江懸挑觀景平臺,增加滑梯、沙坑、攀巖、吧臺式座椅等設施,燈塔廣場舉辦長江大保護可持續實踐藝術展,展示宜昌實施長江大保護戰略、開展長江岸線整治修復優秀成果;宜昌博物館打造的二層公共空間“宜昌博物館文創生活館”在國慶期間與游客見面,并推出快消系列生活用品類文創和湖北省第十六屆運動會文創周邊產品;三峽人家推出“三峽人家2”豪華游輪項目,游客可深度體驗;撒歡田園節在枝江東方年華田園綜合體開幕,超大花海、撒歡樂園、山谷帳篷露營、美麗花田、游樂美食嘉年華等引來眾多游客打卡。
鄉村旅游備受追捧
國慶假期,鄉村游受到追捧。
五峰長樂坪鎮、白巖坪村、栗子坪村、清水灣村等地農家樂、民宿以及獼猴桃、板栗等生態采摘備受游客青睞;點軍區卷橋河濕地公園、九畹溪鎮石柱村等地稻田成熟,“金色海洋”吸引不少游客打卡。三峽國際房車露營地推出“一起露營吧!國慶歡樂嘉年華”,為游客提供“拎包入住”式露營方式;蘇家河月亮灣露營基地舉辦篝火晚會;宜都九河園田·去野營地預訂火爆,秋日聚會、營地表白、露天電影、鄉野音樂會深受年輕人喜愛。知音畔島吸引眾多游客觀看粉黛亂子草花海。
旅游品牌再度打響
國慶假期,宜昌旅游景區受到央媒關注報道。《新聞聯播》大美中國欄目展現三峽大壩,播出的《享受多彩假日 禮贊美好生活》報道宜昌25公里城市濱江綠廊,以江豚為造型的游樂設施成為游客的打卡點;《新聞30分》以《峽谷綿延接蒼穹,靈山秀水引客來》為主題對三峽大瀑布進行報道。央視新聞報道五峰柴埠溪景區民俗文化表演。
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攜手抖音千萬級網紅墊底辣孩拍攝了一組城市宣傳大片之《宜昌》,視頻播放量已達2500萬,點贊量已達135萬,轉發量達7.9萬,登上抖音國慶熱門話題#壯闊山河就是最好的秀場#熱榜;抖音旅行博主執念的旅行發布的宜昌“兩天一夜”游玩攻略登上同城熱搜榜。截至10月7日,#千名導游說宜昌#、#大美三峽在宜昌#活動雙話題閱讀量總計突破1.04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