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湖北省直轄、宜昌市代管縣級市,位于鄂西南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江漢平原向鄂西南山地過渡地帶,東隔長江與宜昌市猇亭區、枝江市相望,東南鄰松滋市,西南、正西與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交界,北與宜昌市點軍區接壤,介于東經110°05‘-111°36',北緯30°05'-30°36'之間。
宜都市版圖總面積1357平方千米,截至2016年,下轄1個街道、8個鎮、1個鄉,戶籍總人口391864人。 2016年,該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50.54億元。
宜都于公元前196年設縣制,名為夷道。公元210年,劉備設宜都郡,取“宜于建都”之意。宜都素有“楚蜀咽喉”、“三峽門城”、“鄂西門戶”之稱 ,是一代宗師楊守敬、清代學者王永彬、開國上將賀炳炎的故鄉。
宜都是2016年度湖北省唯一的全國百強縣市 ,先后獲得國家園林城市 、全國文化先進縣市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 、中國民間故事之鄉 、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省級環保模范城 等榮譽稱號。2018年10月,宜都市入選“綜合實力百強縣”、 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2018年10月,獲“2018年國家森林城市”、 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 2018年11月,被科技部確定為首批創新型縣(市), 入選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2019年10月,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 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截至2016年末,宜都市下轄陸城街道1個街道,紅花套鎮、高壩洲鎮、聶家河鎮、松木坪鎮、枝城鎮、姚家店鎮、五眼泉鎮、王家畈鎮等8個鎮,潘家灣土家族鄉1個鄉,市政府駐陸城街道園林大道1號。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宜都市為湘鄂西片區。
宜都市擁有多座可供瀏覽觀光的名山秀峰。其中有已經枝城丹陽古鎮開發的宋山、銅鼓包奧陶紀石林外,還有荊門山(紅花套)、梁山(潘家灣)、松樂山(王畈)、綠竹溪(王畈)、云臺觀(松木坪)等。梁山諸峰秀美,小梁山孤峰、探母溝、龍潭瀑布以峽谷幽深,鳥鳴山澗,林木蔥郁,溪水清澈,構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分布在山腳至山頂的多座寺廟和道觀是旅游觀光、研究宗教和探險旅游的大好去處。荊門山位于宜昌長江大橋南,與猇亭三國古戰場隔江相望。此處存有十二勝景,其間仙人橋、女觀山、仙女溪、荊門關、古江關尤負盛名。
長江黃金水道自北向南流經本市,市域內全長達46公里,江面寬210—1500米不等。寬闊的水面和巨大的流量不僅為本市帶來了豐富的水資源,還為本市旅游業的發展創造了便利的水上交通,而且著名的長江旅游線也為本市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潛在客源。清江是長江中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從西北長陽入境,橫貫本市于清江咀匯入長江,碧綠的清江水與混濁的長江水在陸城清江一橋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分界線,成為宜都市陸城的一道特殊風景,境內長大55公里,河流從西南五峰縣入境向西北穿過市域南部,河流兩岸青山綠樹,石奇林密。
宜都山美水美,十分適合旅游!
三峽九鳳谷
三峽九鳳谷生態旅游度假區位于宜都市五眼泉鎮,占地3.7平方千米,是集四季花海、峽谷溯溪、高空滑索、棧道幽徑、兒童探索樂園及主體活動等眾多娛樂項目于一體的宜都首家準4A級綜合性主體生態旅游區。
楊守敬故居
楊守敬故居位于宜都市陸城鄰蘇巷30號,是1986年宜都市人民政府為紀念楊守敬,報經中宣部、湖北省委宣傳部批準建立的。2000年,宜昌市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被省政府推薦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宋山森林公園
宋山森林公園位于高壩洲鎮宋山沖,宜華一級路與高壩洲電廠專用公路接線即到。國家AAA級景區,省級森林公園。景區有千年垂枝銀杏、百年桂花、十萬松濤林、百畝“方向竹”、名剎法泉寺。
古潮音洞度假山寨
古潮音洞度假山寨,國家AAA級景區。地處宜都市聶家河鎮。古潮音洞又名謝家洞,分別因洞中神奇潮音和明末謝氏家族在洞中躲避李自成起義軍追剿而得名。該洞為灰質白沙巖層結構,成洞于寒武紀,距今約5億3千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