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夷陵區三斗坪鎮黃牛巖村三組區域,9大山嶺酷似9條青龍奔向三峽大壩下游的長江,青山起伏,形成九條蜿蜒下垂的綠色山脊,宛如九龍臨江,當地人形象地稱之為九龍灣。
九龍灣觀壩景區建在黃牛巖村三組的峰頂之上,密林叢中。驅車在三峽壩區西陵長江大橋上,抬頭仰望,九龍灣上的三峽極頂禹王閣正對著西陵長江大橋橋頭的山巔,垂直距離約700米的高度,直線距離約500米,開車卻需要40分鐘至一個小時。順著318國道在三斗坪鎮雞公嶺加油站分叉前往黃牛巖村并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公路一路盤旋,雖然是雙車道,但是車多、路急、彎大,稍有松弛都會驚出一身冷汗。驚險過后,九龍灣頂旖旎的風景給予了回饋。
登高鳥瞰大壩全景
6月18日,持續晴朗了一周的天氣,陽光變得微弱,不時地飄著小雨。站在九龍灣觀壩景區的停車場邊,放眼下游向南,面朝長江的黃牛巖、筆直的巖壁向下游三峽人家方向延伸,黃牛巖的下游就是驢友們熟知的“三把刀”,黃牛巖一度時期被形象地稱之為毛公山,在樂天溪鎮朱家灣村是眺望黃牛巖毛公山的最佳位置。
薄薄的霧、白白的云,覆蓋著山頂,用于發射電視信號的電視塔被白云包裹,景區空曠的停車場外的玉米開始掛紅須,更多的玉米呈喇叭狀,夏茶泛著清翠的嫩葉生機盎然……黃牛巖村的九龍灣是那么恬靜。2004年十一期間建成開放的九龍灣觀壩景區因各種原因,停業后至今。景區大門落鎖,走進閘門,體型較小的狗見到陌生人進入就狂吠預警,守門老人提示:九龍灣停業狀態不準進入,三峽地理采訪組出示證件反復溝通守門人得以放行。
九龍灣雖然處于停擺狀態,但是景區游道兩側的叢竹卻拱成綠色隧道,人在綠蔭中穿行心情頗為愜意,叢竹外是叢叢疊疊的茶園,步游道被清掃的片葉不染,景區設施維護的一如當初,三層樓高的“江南第四樓”禹王閣依然巍峨高聳、不失氣派。
“江南第四樓”禹王閣前鐫刻在奇石上的“三峽極頂”四個大字顯然著色不久,紅得發亮。走在一百多米的觀光長廊上,觀壩平臺用各個角度鳥瞰三峽大壩及峽江風情,順著長廊臺階下行,巨型的黃牛圣鐘炫目著視野,記錄著三峽。
沿觀景平臺往下,在九龍亭上觀三峽大壩是絕妙的位置,最佳的視覺。雖然煙霧迷蒙,但是三峽大壩的輪廓清晰,曾任村支書的屈萬清介紹:這里是三峽壩庫區唯一能夠鳥瞰三峽大壩全景的平臺。
一艘輪船正在進入大壩升船機,5艘輪船正在三峽船閘前待閘,其中2艘進入了船閘。從上游往下過閘的4艘輪船已經觸底進入最后一級船閘,即將駛出閘門。五級船閘、升船機、大壩全貌、西陵長江大橋、西陵峽,也只有在九龍灣觀壩景區一眼囊括了。
集景式觀壩廊道、黃牛神鐘、聽濤軒……九龍灣景區是人文的。游客稱:這是面對三峽大壩視線最清晰、視角最全面的最佳觀景點。立身此處,只見悠悠白云橫亙無際,莽莽山脊龍騰蛇舞,觀光游船在長江上往來穿梭。長達3000多米的三峽大壩,猶如一座橫跨長江的“水上長城”,高峽、平湖、大壩盡收眼底,一覽無余,將大壩雄姿完整地展示給游客。
日落西山,夜幕四合、華燈初上,巍巍大壩在七彩霓虹的映襯下,輪廓猶如巨型冰雕立于大江之上,于九龍之巔欣賞燈火三峽、夜景大壩,更如天上人間,美輪美奐。
登高望遠 一覽長江小
三峽極頂的地標建筑“江南第四樓”禹王閣正對著西陵長江大橋,與橋形成一條直線。也只有在九龍灣才能看清三峽壩區獨具匠心的綠化帶。輪船的轟鳴清晰可聞,連長江對岸壩區賣西瓜的攤販喇叭里的吆喝聲也能聽到。
順著幽靜的觀光長廊漫步,兩側的松樹遮天蔽日。三峽極頂并不寂寞,登上三層樓高的禹王閣,平視黃牛巖,鳥瞰三斗坪、西陵長江大橋和五級船閘的平臺。沐浴著江風,品鑒眼簾下的農家飄逸出裊裊炊煙。
據攝影愛好者講,九龍灣三峽極頂是攝影者拍攝三峽大壩的天堂;繪畫者稱,這里是他們揮毫潑墨的世外桃源;游客說,九龍灣是看三峽大壩的唯一高地。在三峽大壩周圍近距離觀摩,見到的只是局部和細節。而鳥瞰整個三峽大壩,真得去九龍灣,登高望遠、一覽長江小,此刻不得不嘆服九龍灣開發創意者的智慧與眼界。
巖頂茶農唯愿九龍灣重啟
九龍灣觀壩景區已經修繕,禹王閣上的安全護欄全部更換,重啟的條件已經具備,重新面世的日子相信不會很遠。黃牛巖頂的茶農渴望九龍灣再現喧囂。
因天降小雨,住在九龍灣景區停車場下的黃牛巖村三組村民朱發菊正在家中小憩:景區開放時,我們有很多憧憬,就是沒有想到九龍灣觀壩景區會有關停的一天。她在景區的農產品一條街上擺過攤,開始認為很有希望,周邊帶動性強,沒想到只是曇花一現。黃牛巖村平均海拔800米以上,朱發菊守著2畝茶園,收入約6000元左右,只能租種他人的茶園增加收入。她對景區的重啟十分渴望,因為烤紅薯、土豆、玉米接待游客都是一種服務的生財方式。
與停車場一路之隔的盛光春本是浙江人,在黃牛巖村三組入贅,他在九龍灣景區停車場對面利用自家的三間住房開辦了“九龍灣商店”。其實盛家是早在九龍灣景區開發時根據市場判斷開辦的商店,開發前來購物的建設者居多、購買力強,景區開業后以景區工作人員多,游客多。他愛人清楚地記得景區開業是十月一日,剛好也是女兒考取大學的那一年,商店生意好,收入完全可以保證女兒讀書花銷。
景區還建設了許多農副土特產門店,當地農產品在景區變現,日子一天天紅火時,景區因故突然關?!,F在每天商店幾十元的營業額,如果不是店主期盼景區有重啟的那一天,商店早就關門大吉了。
現在驢友、背包客買買礦泉水、快餐食品等,與鼎盛時期的九龍灣景象沒有可比性,如今的九龍灣是寂寞的。九龍灣景區外圍的青云頂茶業專業合作社成立,屈萬清原是村支書,流轉了當地村民的140畝茶園,建成了可觀賞的層層梯田的茶園,順著山勢蜿蜒的茶樹都是風景,生態觀光茶園的背景就是禹王閣、三峽大壩,茶園內建成了2個觀光平臺。同時,還建成了300平方米的茶葉加工廠,手工茶成為青云頂的旅游產品。
九龍灣本有“三峽第一巖”和“一江萬里獨當險、三峽千峰無此奇”的美譽,而在三峽大壩泄洪時,更是呈現出巨浪排空、洶涌澎湃的景致來,讓人的心境為之開闊。如今,夷陵區三斗坪鎮已將九龍灣納入了九龍灣國際旅游度假區規劃,未來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