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宜動車造就“同城效應”1月1日上午8時25分,宜昌東站開往漢口站的D3008次“和諧號”動車準點開出。
當天,漢宜城際鐵路運營半年整。記者隨人流上車,放下行李、對號入座。剛通車那陣兒“到處瞅個新鮮、拍照留念”的旅客已經基本見不到。半年的磨合,大家已將動車視為出行中習以為常的一部分。
汽笛聲響,“和諧號”宛若一只向前疾沖的白色精靈,出站不到5分鐘,就達到了200公里的極限時速。沿途風景,一掠而過……
半年來,漢宜動車以其安全快捷、低碳環保、票價合理和公交化運行的優勢,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吸引著武漢、宜昌、荊州等沿線城市的旅客。
飛馳的漢宜動車造就了武漢大城市圈各城市間的“同城效應”,而剛剛開通5天的武漢地鐵二號線讓這種效應更加明顯。
體驗武漢“SubwayTime”
上午10時29分,D3008次“和諧號”抵達漢口站。記者來到出站口大廳,廳內如何搭乘地鐵的指引標牌分外醒目。
動車出站口和地鐵進出口無縫對接,服務臺前,一張巨幅LED線路圖標明了二號線途經的站點和價目,不少旅客看過后徑直走入售票廳。
元旦小長假的人流充分顯示出武漢的“大城范兒”。5臺自動售票機前,購票隊伍排成一條長龍。
輪到記者購票時,紙幣插進去,自動售票機“吐出”一塊藍色小“牌牌”(單程車票)并找零。記者跟隨人群,按照接駁處和下行電梯口前的行車指示,在站臺口等了大約兩分鐘,登上一輛由武昌光谷廣場跨江而來的列車。
范湖、王家墩東、青年路,三站過后,記者在漢口中山公園站下車,全程不過12分鐘。出站時,“牌牌”開始派上用場。人們排隊上前,將“牌牌”丟進檢票機,依次從打開的閘門口出去。
上午11時30分,記者已經坐在武漢廣場樓上的中餐廳里。
這個元旦,注定是屬于武漢的“新地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