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三峽大壩旅游區秭歸游客換乘中心試運行,游客可直接從秭歸乘車游覽三峽大壩,再也不需繞道前往壩區的游客換乘中心,才能游覽三峽大壩。
19日上午,來自國內外的500多名游客,在三峽大壩旅游區秭歸換乘中心(屈原故里景區)依次排隊購票、實名制檢票、安檢后,換乘由三峽旅游公司統一提供的旅游大巴前往三峽大壩景區壇子嶺、185平臺、截流紀念園等景點參觀,游覽結束后,在截流紀念園再統一乘車返回至秭歸,十分便捷。
三峽大壩旅游區秭歸換乘中心建立有何意義?
三峽大壩旅游區秭歸換乘中心先行先試,意味著秭歸已成為三峽大壩旅游目的地。
可將三峽大壩旅游區百萬級的游客分流到秭歸,將極大釋放秭歸縣城旅游功能,促進秭歸文化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實現內外之間、景區之間、旅游線路之間聯系,相互呼應,放大三峽大壩輻射帶動效應。
不僅可以帶動周邊發展,而且還可以向國際社會展示三峽移民成效、三峽文化無窮魅力。
同時,還可以提高三峽大壩的旅游品質,產生綜合疊加效應,減緩了三峽壩區安全管理壓力。
三峽工程“一區四鎮”旅游
三峽集團與宜昌市政府于2018年底達成將三峽大壩游客換乘中心外移到壩區周邊四鎮的共識,以緩解壩區安保與旅游接待壓力,發揮客流外溢效應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根據規劃,三峽工程樞紐管理區內外將形成“一區四鎮”的大旅游區發展格局和管理格局。
一區,即三峽大壩景區;四鎮包括秭歸縣的茅坪鎮、夷陵區的三斗坪鎮、樂天溪鎮和太平溪鎮。
“一區”重在宣傳展示大國重器形象,質量、安全、形象、秩序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四鎮”將根據交通條件、游客流向,分別建設不同規模、特色的游客換乘中心,承擔壩區現有游客換乘中心的票務、安檢、換乘功能,發展游客集散、餐飲、住宿、度假、購物、文化娛樂等產業鏈。
“一區四鎮”規劃實施后,將形成以大國重器為核心、三峽樞紐管理區與周邊四鎮共同發展的、“內涵豐富、風景優美、環境宜人、體驗良好”的旅游休閑度假區、三峽工程旅游綜合效益示范區。
在2至3年內,秭歸縣的茅坪鎮,夷陵區的三斗坪鎮、樂天溪鎮和太平溪鎮,相繼承接三峽大壩游客中心外移工作。
秭歸縣旅游配套設施提檔升級
為了更好地推動三峽大壩旅游區秭歸游客換乘中心的建設運行,讓更多游客愿意到秭歸換乘,今年年初開始,秭歸縣便著手進行旅游配套設施提檔升級工作。加大旅游酒店建設與改造,規劃智能停車系統,擴建停車場、增設停車位,打造六條美食街。
游客來到秭歸縣城,吃有匯集上百道鄉土美食的“屈原家宴”,住有3家星級酒店、24家規模酒店,行有13000余個公共停車位,游有1個5A景區、2個4A景區,2個3A景區,購有秭歸臍橙、九畹絲綿茶等特產,娛有豪華影院、咖啡廳等休閑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