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9時18分,在宜昌空管塔臺的指令下,AQ1270宜昌-廣州航班搭載149名旅客從三峽機場平穩起飛,這是三峽機場T2航站樓當天正式啟用后起飛的第一架航班。三峽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于2017年2月16日立項,項目總投資23.7億元。二期改擴建完成后,航站樓總面積擴展至7.38萬平方米,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500至800萬人次。是迄今為止三峽庫區最大的航站樓。
三峽晚報訊(記者鄭嵐)6月23日,宜昌三峽機場T2航站樓啟用儀式舉行。市委書記王立出席儀式并講話。
民航湖北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江濤致辭。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澤江主持啟用儀式。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國斌,市政協主席王均成,市領導張立新、劉豐雷、楊衛華出席啟用儀式。
王立向T2航站樓的正式啟用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航空是交通出行的“大動脈”,是城市發展的“加速器”,能夠極大激發樞紐經濟、通道經濟發展的澎湃動能。近年來,宜昌搶抓疫情防控的窗口期,啟動實施了三峽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力爭建設更大空港、推動更大開放、實現更大夢想。T2航站樓的正式啟用,標志著宜昌正式邁入新航空時代,加快架起“覆蓋全國、通達全球”的空中開放大通道,必將為宜昌“強產興城、能級跨越”插上騰飛的翅膀。
王立說,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支持宜昌打造聯結長江中上游、輻射江漢平原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長江綜合立體交通樞紐,輻射帶動“宜荊荊恩”城市群發展。我們將舉全市之力支持三峽機場的發展,加快T1航站樓升級改造為國際航站樓,搶抓疫后恢復國際航線重新分配航權的難得機遇,爭取更多航空公司把宜昌作為國際航線的入境點,持續提升機場口岸通關能力和樞紐能級,將三峽機場打造成城市閃亮的新名片、區域發展的新引擎、國際航空樞紐的新標桿,推動宜昌借機起飛、乘機高飛,更好鏈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武漢都市圈,輻射江漢平原、聯動渝東湘西。
江濤在致辭中說,航空運輸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在宜昌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三峽機場經過25年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隨著T2航站樓啟用投運、三峽機場運行保障能力提升,400多萬宜昌人民的航空出行也將更加舒適、高效、便捷。希望三峽機場以此為新起點,著力構建運行順暢、組織高效的集疏運體系,進一步提升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打造高效銜接、多式聯運、客貨并舉、通達內外的航空樞紐。
啟用儀式上,市政府與民航湖北監管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民航湖北監管局將在民航規劃建設、提高放行正常率和容量、安全設施建設和保障能力提升、加快國際航空口岸開放、民航創新發展、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支持,助力宜昌民航高質量發展。
作為三峽機場二期改擴建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T2航站樓以“山水天成,有鳳來宜”為設計理念,于2020年5月開始樁基施工。該航站樓的正式啟用,意味著三峽機場航站樓總面積擴展至7.38萬平方米,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500萬至800萬人次。
三峽機場二期改擴建項目于2017年2月16日立項,總投資23.7億元,建設內容包括航站區工程、飛行區工程、空管工程、智慧機場及站前交通配套工程等。隨著多數工程的完工,機場飛行區停機坪面積達到13.7萬平方米,停機位增至21個,并形成3200米跑道和3200米平行滑行道的跑滑體系,可滿足B767、A330及以下等級遠程寬體客機起降,為開通遠程洲際航線提供了硬件支撐。